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 – 大J

Leckas

介绍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是一本育儿指南。这是一本普通妈妈自我学习的笔记和成长经历的分享。继怀孕指南后,我也开始汲取育儿知识以更好地准备自己迎接孩子的到来。 作者 大J是Jessica。她是育儿畅销书作家,专注分享育儿方法,擅长儿童全脑启蒙、亲子阅读、在家早教。她曾是知名外企高管,为了早产的女儿而成为全职妈妈。 内容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一共有七十七篇章节、两篇附录(我们的第一年和我们的第二年)以及一篇后记(以爱之名——“超级奶爸”是怎样炼成的。七十七篇章节被分为九个部分。 Part 1是日常护理篇——给宝宝科学、周到的呵护。这个部分共有十三章。 Part 2是喂养与睡眠引导篇——宝宝吃好、睡好,才能身体好,由七篇章节组成。 Part 3是辅食添加篇——为宝宝学习吃饭打下基础。这里一共有十一章。 Part 4是常见疾病防治篇——父母懂得多,宝宝生病少。这一部分有八篇章节。 Part 5是早教启蒙篇——帮助宝宝开启最佳的人生开端,共有十章。 Part 6是规则与管教篇——爱与规矩并行,让宝宝成为更好的自己。这里一共有八章。 Part 7是运动发展篇——四肢发达,头脑才会更聪明。这一部分由九篇章节构成。 Part 8是早产宝宝护理篇——致早来的天使,相信奇迹会发生。这个部分有五章。 Part 9是辣妈奶爸篇——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这里共有六章。 读后感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所提供的是养育孩子的知识。作者从吃、睡、病、教等方位分享她是如何带孩子的。 先从吃的说起吧。宝宝可以以纯母乳喂养直到六个月大,接着应配合辅食继续喂母乳,并可根据母婴的需求喂养至一岁或更久。宝宝一岁前的营养主要来自母乳,且摄入量应不低于六百毫升。一岁后的宝宝每天需要吃五份水果和蔬菜,一份相当于于二汤勺的量。辅食添加不能晚于八个月,否则就错过了锻炼口腔肌肉和开发味觉的关键期。引进新食物时应该逐步添加,每次只添加一种食物。辅食尽量加在早餐,以便万一宝宝有任何不适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宝宝三岁前不能吃爆米花、整颗坚果、整个的小颗粒水果或蔬菜(例如葡萄、圣女果等)、硬糖、棉花糖。什么时候可以训练孩子独立吃饭呢?作者认为越早越好,一旦宝宝有兴趣学习就能够慢慢教导。大多数二岁孩子都可以使用勺子或叉子独立吃饭。 孩子睡多久才算足够呢?根据年龄的正常睡眠时间是:新生儿十八小时、一岁宝宝十二至十三小时、学龄前儿童十小时。三岁以前的宝宝晚上入睡实践最好不要超过八点。孩子到四岁才会出现一点颈曲,所以并不需要那么早使用枕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生儿睡眠猝死高发期是在出生后六个月内,所以要特别当心。 宝宝通常一年内会患六次左右普通感冒,这是增强免疫系统的必经之路。不过三个月以下宝宝发热,不管体温多高,也不管宝宝精神如何,都要去就医。另外一点就是当新生儿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高于六十次,超过一个月大的宝宝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高于四十次时,请及时就诊。如何判断宝宝是冷是热呢?通过摸宝宝后颈能够判断宝宝冷暖。 作者说宝宝需要慢慢学会和适应很多东西,然后又需要放弃一些以前学会的东西,使用更新的技能。一个还不满一岁的宝宝,注意力集中通常在十分钟以下,所以不要指望宝宝能够像大人一样专注在一件事物上。作者给了一个公式来估量注意力时间: 专注力持续时间(分钟)= 生理年龄至(生理年龄 + 1) 书里也提到了一些我觉得有用的知识。其中一点是关于奶嘴。作者说奶嘴在宝宝六个月前使用没问题,六个月后就要有意识地减少使用频率,以减低宝宝对奶嘴的依赖。还有一点就是宝宝何时才不会把东西放进嘴巴里探索?大部分宝宝要到二岁左右才不再把东西放进嘴巴里,所以在那之前尽量给宝宝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让他/她尽情探索吧。宝宝买鞋应该选在下午因为下午的脚会比上午肿胀,以下午的尺寸能避免鞋子挤脚。书里也解答了关于妈妈产后何时能运动这个问题。通常在产后四十二天会进行产后复查,如果没问题就可以开始运动,剖腹产也一样。 要做一名称职的父母,首先要照顾好自己,这样才有能力去爱他人,因为只有内心充盈,才能去浇灌别人。爱是一种能力,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如果你的妻子对自己能不能成为一名好妈妈感到疑虑,请以作者的这句话来安慰她:“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会当妈妈,但每个妈妈都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变得更好。” 教育孩子时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那他以后就会有勇气去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亲子之间更需要沟通技巧,最关键的就是要尊重和接纳孩子。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聪明的父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孩子。这句话应该就概括了生儿育女这件大事了吧。 名句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每个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踏踏实实过好当下才是根本。 无论你多么用心,任何选择都不会是“最好”的,只能是当下“最适合”的。 做任何事都没有捷径,先苦后甜才是真正的甜。 […]

Read More

翻翻书,做好准爸爸样样行 – 王艳琴

Leckas

介绍 《翻翻书,做好准爸爸样样行》是一本怀孕指导书。它和我之前阅读的《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是同一类型的书籍。它是由多位专家所编写的。 作者 王艳琴是这本书的主编,至于其他专家是谁就不得而知了。她是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科的病区主任。我无法找到关于她的更多资料了。 内容 《翻翻书,做好准爸爸样样行》有十四篇章节。这十四篇章节被分为五个部分。 Part 1是孕前准备,有两章,分别是准备怀孕和实施怀孕。 Part 2是孕早期。这个部分一共有三章。这些章节是孕1月 播下爱的种子、孕2月 一起面对早孕反应、孕3月 喜悦中小心翼翼。 Part 3是孕中期,由四个章节组成。这四章是孕4月 感受彼此的爱、孕5月 抓住胎教好时节、孕6月 学会赞美妻子、孕7月 帮妻子克服不适。 Part 4是孕晚期。这个部分的三章是孕8月 理解妻子的担忧、孕9月 在准备中等待、孕10月 和妻子“一起”分娩。 Part 5是产后护理,只有两章。这两章是护理月子妈妈和护理月子宝宝。 每一章都有不少于五个分章。Part 2到4的每篇章节都有固定内容,包含怀孕进程、关注重点、孕期指南、胎教知识以及一些营养餐食谱。 读后感 《翻翻书,做好准爸爸样样行》从孕前准备到产后护理,一步步指导准爸爸在妻子怀孕期间应当注意的事项。对我而言,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关于胎教的部分。胎教是为了优良化胎儿素质,促进身心发育,提高个体功能,塑造健全和完善的心灵。书中提到了不同的胎教方式以及适合实施它们的孕期。举个例子,怀孕六个月就可以开始语言胎教了。作者所推崇的胎教方法是斯瑟蒂克胎教法,这个方法可以上网查询。 除了胎教外,我也从书里学到了一些新知识。怀孕期间的理想体重增加是十至十四公斤,过多或过少都不太理想。胎动最频繁是在妊娠三十二周,最多能达上百次。乳房、腹股沟开始出现妊娠纹在孕七月。 书中也提到了产后以及育婴的一些常识。顺产产妇可以在产后六至八小时坐起来。何时该喂奶?当妻子感觉乳房胀满或宝宝睡觉超过三小时的时候就可以喂奶了。初乳通常一周后转为正常母乳。宝宝沐浴时间应该是在哺乳婴儿一到二小时后,以免引起呕吐。最重要的是产后八周前不应进行性行为。 除了孕期知识外,书里提到装修后的房子要闲置至少三个月再入住,好让有害物质消散。这个做法不只对孕妇重要,我觉得连普通人也应该牢记于心。 《翻翻书,做好准爸爸样样行》里面干货满满,不过或许是因为包含了太多硬知识,所以读起来有点枯燥。但是我不会否认这是一本很好的怀孕指导书。就算再枯燥乏味(它并不是),你也需要读完这本书好在妻子怀孕期间甚至生产后能够照顾好母子/女。 名句 对宝宝来说,舒服才是时尚。 评价 [usr 2] 对《翻翻书,做好准爸爸样样行》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在中国亚马逊Kindle书店购买的。如果你知道马来西亚哪里有出售本书的话,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谢谢。

Read More

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 – 马克·伍兹

Leckas

介绍 《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是由贾毓婷从英文翻译成中文。这是一本出自男人之笔、写给男人看的孕期指导书。由于老婆怀孕了,所以我就想获取关于生儿育女的知识。 作者 我无法找到关于马克·伍兹(Mark Woods)的资料。唯一的资料来自于书中关于作者的部分。据说他曾参与建立了一个电视公司,也是“欢喜救济会”的创意总监。 内容 《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一共有一篇引言和十一篇章节。 这些章节是一)第1个月:怀上了吗?、二)第2个月:对小家伙说声Hello、三)第3个月:超声检测,公布喜讯、四)第4个月:看见你了,宝贝、五)第5个月:做扫描,做馅饼,度假去、六)第6个月:准爸,走开!、七)第7个月:振作精神、八)第8个月:站好最后一班岗、九)第9个月:出场时间到!、十)第9.5个月:预产期过了还不生、十一)尾声:有了孩子以后……。 每一章节都有“孕程报告”和“本月必做”这两个固定内容。 读后感 《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的作者是英国人,所以可能不是所有内容都适用于其它地区,尤其是书中提到的医疗系统。书里提供了很多怀孕的科普知识,我将在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些。 流产这件事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最保守的估计是大约二十巴仙的妊娠都会以流产告终,而九十八巴仙的流产都发生在怀孕的前十三周里。这就是为什么通常人们会建议在怀孕三个月后才公布喜讯。 雌激素让孕妇嗅觉更加灵敏,所以某些特定气味会引起晨吐反应。如果你的妻子说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而你却没闻到,还是尽量消灭气味来源吧。 预产期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而已,并不精确。话虽如此,怀孕三十七周前分娩就算早产,而过了预产期还不生就算过期妊娠了。至于何时该去医院呢?当孕妇的两次宫缩间隔是五至十分钟,每次宫缩持续至少四十五秒时就该入院了。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上至关重要,所以各位准爸爸请在妻子怀孕时就开始思考要如何教育孩子了。总的来说,男人在妻子怀孕时就要更加疼爱和包容老婆,毕竟她可是历尽千辛万苦为你生儿育女的。最后一点要提醒我自己的是宝宝出生后要让新生儿仰面平躺因为他们的脊椎非常柔软。 名句 我们21世纪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不复杂的事情弄复杂,给简单美好的事情添点堵。 评价 [usr 3] 对《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在中国亚马逊Kindle书店购买的。如果你知道马来西亚哪里有出售本书的话,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谢谢。

Read More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 – 邱国鹭、邓晓峰、卓利伟、孙庆瑞、冯柳等

Leckas

介绍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是《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作者的另一本书。由于我对作者的上一本书有不错的印象,所以就决定也读这本书了。与《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不同,这本是六位价值投资者的启示录,内容基本上都是高毅资产基金经理内部交流纪要和外部演讲实录。 作者 由于本书有不少作者,而这些作者都是高毅资产基金经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关于邱国鹭的简介可以在这里找到。 内容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外加一篇推荐序、一篇序言和两篇附录。 第一部分为思想篇,共有七个章节。这七章是回归投资的本质,做时间的朋友、在中国市场做价值投资的思路、我所理解的基本面投资、行业周期的判断和投资思路、逆向投资核心方法、在经济变化的主航道上投资、学习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思想篇结尾介绍了三本书,分别是《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回忆录》、《3G资本帝国》和《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第二部分是实战篇。这篇由十四章组成,结尾处有2017年度策略在市场分化中集中优势和2016年度策略经济筑底,估值修复。这里的章节是投资中的变与不变、“从0到1”的陷阱和“从1到N“的机会、新牛市背景下的风险与机会、基本面投资在中国的实践、深度研究,从市场认知偏差中发掘大机会、如何做好投研选择题、价值投资的优势和企业成长的力量、5178一周年思考、股票研究的断舍离、市场的不可知与可知、对操作策略和估值应用的一点思考、当我们谈论公司时我们谈什么?、从”渗透率“到”市场占有率“、投资中我们为何甘愿又”蠢“又”饿“。 第三部分是成长篇,共有五章。这里的结尾有两篇投资对谈录。这五章分别是邱国鹭:22年股市投研框架概览、邓晓峰:投资的赛场比拼的是学习能力、”股市常青树“孙庆瑞,为何长短期皆不败、卓利伟,在A股市场长期坚持基本面投资、传奇高手冯柳,从职业股民到基金经理的修炼之路。 两篇附录分别是价值信徒的坚守与百年老店的探索与高毅资产简介。 读后感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就像是一本记录,记载了高毅资产公司基金经理的一些谈话或是访谈。书中所讨论的是价值投资,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投资方式,因为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都不大一样,也展示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道理。 书中说投资要选择好的行业,要挑好的公司,要有好的价格,重点就是行业、公司和时机。估值水平很重要因为价格决定了回报率。我们要用合理的估值买有价值的东西,再优秀的公司,价格过高也可能会带来低或负回报率。安全边际来自低估值和坚实的基本面。 怎样才算得上是好公司呢?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方法、优秀的组织能力与勤勉的工作。创新是创造价值的基础,护城河是保证投资者可以赚钱的关键。基本面研究就是要在不同阶段的少数重要领域持续保持优势,并通过学习不断扩大这个优势。研究过去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判断未来找到未来持续创造高回报的企业,分享企业创造的价值增量。企业在不同阶段比拼的是不一样的条件。在成长阶段拼的是冒险精神,成熟阶段则是卓越的运营和有效的管理方式。 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聪明,所以要弃智和谦卑,用常识、信仰以及运气去面对。市场不管如何变化,投资都离不开常识,离不开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要做好投资就要不断客观地拷问自己,去学习,往前推进。市场大跌其实是资本市场波动中每隔几年或十几年都必然要来一次的洗礼。决定成长回报率的通常是在熊市中的表现,而不是在牛市中能涨多少。风险往往在最不可能出现的时候出现,而在大家都很担心的时候,风险收益反而更好。 各方面都完美的系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持续不犯大的错误对成功的长期投资而言非常重要。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本质上是一回事,区别只是加上了时间的维度,高质量的成长是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判断。 投资本质上是看投资者的逻辑框架和世界运行规律的契合程度,以及投资者对于世界的理解和世界实际运行的契合程度。投资也是一个不断回顾的过程,有时我们的判断是对的,有时是错的。错了就要坚决地改,不能有个人情绪、偏好,即使是自己发掘出来的标的。投资还是要做长期正确的事情,虽然有时会带来短期的痛苦。 这本书和《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所讲述的知识其实非常相近,只不过本书提供比较多观点。书中的某些记录让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就像是做足研究才能有信心持有重仓并从中获益。还有一点我非常认同的是买进股票的时候都不会比卖的时候理解更充分,因为少了持有环节的跟踪和进程思考。我想尽量做到买进股票时已经对那间公司了解得和卖的时候差不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本书没有一个连贯的结构而很难读,不过我就没有这个问题。如果你比较喜欢书籍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结构,那这本书或许就不适合你了。最后想说投资就要走出自己的路,靠别人的方法未必就一定能复制他们的成功,就像本书中的基金经理都有不同的投资方式,可是每个人都帮投资者赚到了钱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方法了解透彻并有信心。 名句 投资理念和哲学都是简单的,但是实践中的情形确实千变万化的,充满各种噪音和干扰。 很多我们过去认为想当然的一些道理,在未来有可能发生改变,因为这个世界在往前走。 真正的投资者应该更像是一个狙击手,狙击手应该珍惜每一次扣扳机的机会,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这个世界没有真相,我们认为的真相往往是一种偏见或者说是一种阶段性的逻辑。 市场永远会出人意料,所以需要时刻准备着。 评价 [usr 3] 对《投资中不简单的事》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纪伊国屋书店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联盟行销链接。如果你点击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将可能会从中获益。

Read More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 老杨的猫头鹰

Leckas

介绍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号称专治生而为人综合征。这症状包括情绪流感、玻璃心、低气压、三分钟热度、幼稚鬼等等。我是被书籍封面逗乐了而想读一读这本书的。 作者 我找不到关于老杨的猫头鹰的资料,网络上有的也只是简介。我只知道他是个八五后猫奴。 内容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有一篇前言和二十七篇章节。这些章节被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没错,长大是一件扫兴的事情。这一部分共有五章,分别是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你和自己都相处不了,却总想和别人打好交道、没错,长大是一件扫兴的事情、万事开头难,中间难,结尾也难、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能与之“同流合污”。 第二部分叫做是的,相爱就是两个人互相治疗精神病。这里的六章分别是相爱就是两个人互相治疗精神病、谢谢你,那么忙,还亲自来伤害我、没有癞蛤蟆,天鹅也寂寞、所谓代沟,其实是还没来得及理解的爱、我们都擅长口是心非,又希望对方能有所察觉、明明是你死皮赖脸,何必怪他不留情面。 第三部分是讲真的,如果吼可以解决问题,那么驴将统治世界。这部分的五章是评价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很难、最高级的教养,就是时刻替别人着想、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谁都像钉子、如果要做圣母,请先以身作则。 第四部分是对不起,你的青春已余额不足,且无法充值。这里有六个章节。它们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却六亲不认、不按你所想的方式去活,就会按你所活的方式去想、绝大多数的人生困境,都源自那该死的随波逐流、自律是一场自己对自己发动的战争、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优秀不是自我感觉,而是客观事实。 第五部分是实际上,时间只是一个自称能包治百病的庸医。最后的五章是大脑是你的自留地,不是别人的跑马场、勿因未候日光暖,擅自轻言世间寒、时间只是一个自称能包治百病的庸医、谁不是上一秒“妈的”,下一秒“好的”、纯洁不是知道得少,而是坚守得多。 读后感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是一本人生课本。作者说搞定情绪不是靠人,而是经历一次次拥有和失去,是好好说话和付诸行动,是好好吃饭和马上睡觉。简言之,就是好好过生活。 何谓成长?成长就是一遍一遍地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然后推翻上一个阶段的自己,长出新的智慧和性情,带着无数的迷惘与不确定,坚定地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自己。成长的过程要学会停止曝露自己,学会隐藏自己因为生气的后果永远比生气的原因严重。长大就是一个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不会累吗?肯定会累的,不过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作者认为成熟就是不再自命不凡,不再妄自菲薄,对内消除傲慢,对外消除偏见。 书中提出了很多见解,我将在这里分享一些让我有共鸣的观点。 作者认为的生活的真相是除了容易长胖,其他的都挺难。这句话看看周遭的多数成年人就知道真伪了。想要让自己进步首先必须找出自己的缺点,可是认识自己的缺点非常难。 转运最有效的方法是努力,击退霉运最有用的是更加努力。不过努力不一定有回报,更不会马上有回报。但至少我们已经努力过了,并不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为自己想过的生活必须放弃一些东西,两全之计是非常罕见的。觉得活着真累的人通常不是因为做了太多事情,反而是因为做得太少了。忍受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就是坚强;做好总会出现困难的准备就是聪明。 教养并不是一个人高高在上,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让别人觉得这个世界还是不错的。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值不值得信赖,就看他能不能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守住道德的高地。 为一个人生气主要是因为拿他没办法,所以还是算了吧,或是等到你有办法时再说。 命运就像硬币的两面:能看到真善美,也会遇到假丑恶;有不期而遇的温暖,也有不辞而别的疏远;有求而不得的关怀,也有失而复得的感动。所以你能接受命运就接受吧,不能接受的话就试着改变它,逃避只会让人痛苦而已。 这本书提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其实人生是一道接着一道的选择题,而且是“怎么选都必然会遇到困难,怎么活都注定会后悔”的选择。那我们就努力地生活,并尽量减少做出会让自己后悔的抉择。这并不容易,不过总好过随波逐流,然后不如意时就把一切都怪在命运或别人头上,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作者对好好生活的定义是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生活守则,会试着奉行。最后奉上作者的一条金句:别想改变世界,能不给这个世界添堵就很了不起了! 名句 你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温柔而又犀利的道理,你的每一次臭脾气都是一个可笑而又尴尬的案底。 不管是哪个年纪,都会有对应这个年纪的麻烦;不管人生走到了哪一步,都有对应这一步的难关。 相爱容易,因为五官;相处太难,因为三观。 生活的真面目藏在一团迷雾里,看清它确实很难。 道德用于自律时,好过一切法律;道德用于律人时,坏过一切私刑。 评价 [usr 3] 对《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Read More

舍:做减法的勇气 – 山下英子

Leckas

介绍 《舍:做减法的勇气》是贾耀平从日文原版翻译成中文的。作者想通过介绍“减法工作术”让读者勇敢地迎接未来和享受轻快朴素的人生。我只是想看看这一本新书到底说些什么。 作者 关于作者的简介,请参考这里。 内容 《舍:做减法的勇气》有一篇前言、六篇章节和一篇后记。 第一章是世上杂物冗事本繁多,由九篇分章组成。 第二章是为什么你把自己弄得越来越忙。这一章有七篇分章。 第三章是扔掉多余的杂物,提高空间认识能力。这里共有七篇分章。 第四章是抛开杂念,摆脱情感牵制,节省时间精力,共有十六篇分章。 第五章是自主把控信息的流入。这一章由十篇分章构成。 第六章是改善关系的断舍离式输出,一共有六篇分章。 读后感 断舍离是选择重要物·事·人的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意义是从具象化的实物的选择、取舍的实践,过渡升华到抽象化领域的问题解决。断舍离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断舍离逐渐清理掉人生中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学会放弃放手,逐渐吸引并收获需要的·合适的·愉快的事物,找回遗落在人生灰尘中的自己的心。我们边失败边摸索,在反反复复中培养自己对东西该不该扔掉的判断标准。 周身的物品和自己手头的事情是思维的反映。物品附着着代表物品本身属性的信息与我们在物品上附着的思想的信息。东西多,其实是思维惰于思考的反映。想不起来的东西就相当于不存在。旁人眼中的工作量或杂物量是多是少都无所谓,只有当两者的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才是真正有问题。 作者奉劝我们以自我轴生活。如果不愿意做一些事,那就勇于拒绝因为只要不是极为傲慢骄傲的人,拒绝或被拒绝都不至于关系破裂。 烦恼会出现一般是对方没回应自己的期待,或自己无法回应他人的期待。 言语能让我们明确思想,也能让我们停止思考、自欺欺人。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好摆脱人言造成的自我洗脑。在如今资讯泛滥的时代,比起掌握信息,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 断舍离的根本目的是重拾自我肯定感,确立自我轴,创造审美意识,并且摆脱执念。扔杂物、清理废品,或是排解情绪都要考虑场合和时间,并不是不加思考,不考虑场合和时间,听由内心地“扔”。一旦破坏了这规矩,就要做好遭到批评、招致不快、被人嘲讽的后果,因为我们是活在现实社会的人。 书里的某些观点和吸引力法则不谋而合。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没有我期待的那么好,或许是因为我的期待太高了。我个人觉得《断舍离(新版)》会比这本书实用得多。不过如果你已经对断舍离有了基础认识,想要更深入了解断舍离的话,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名句 一天24小时,对谁都是公平的。而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如何利用这24小时。 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的对立和批判也许只是双方的焦点不同罢了。 一个小问题完全解决会有成就感。小成就感逐渐累积后就能做出大成果,这和工作是一个道理。 重要的不是过去和未来,而是现在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工作并不是一决胜负、你死我活,能让双方获益才是真正做好了工作。 评价 [usr 2] 对《舍:做减法的勇气》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