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的勇气书籍封面
被拒绝的勇气书籍封面

介绍

《被拒绝的勇气》是一本探讨幸福的日文书。这本中文译本是由何慈毅翻译的。我会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觉得它的书名很有趣,就像看看书里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

岸见一郎是一名哲学家。他的主要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除此之外,他也是一名心理辅导师以及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内容

《被拒绝的勇气》一共有五篇章节和一篇后记。

五篇章节分别是:一)当你感觉自己离开成功越来越远(六篇分章)、二)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决定你的价值(九篇分章)、三)无法回应他人的期待,那又怎样(五篇分章)、四)敢于活在当下,是一种勇气(七篇分章)和五)在人际关系中展现自己的价值(七篇分章)。

每一篇分章其实都有标题,不过因为数量有点多,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被拒绝的勇气》的主题是幸福。何谓幸福呢?其实幸福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因为它是因人而异的 。不过成功并不一定等于幸福。作者说幸福属于质的范畴,而成功则属于量的范畴,所以成功可以仿效,但幸福不能。幸福关乎存在,而成功关乎过程,所以哪怕被成功拒绝,我们也有获得幸福的资格。

作者认为所有烦恼都其实都来自人际关系。进入人际关系一定会受伤,或讨人嫌弃,或被人憎恨,或遭人背叛。但幸福也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获得。一个人得不到幸福是因为没有他人给予的希望,而能把我们从绝望中拯救出来的只有他人。那有什么办法吗?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在关系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并永远相信自己的价值。开心、礼貌、热情和宽容就是做人的道理。

“既然人终有一死,为何又一定得活着?”作者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不过到现在都还没找到答案。不过能想到这个问题应该是成熟的表现吧。什么是成熟呢?成熟就是自己的课题自己做决定,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自己的选择自己接受,自己的价值也由自己来诠释。切记评价与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人的价值在于生存以及为他人做出的贡献。

书中多次提到了阿德勒和三木清。阿德勒全名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创始了个体心理学,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三木清是日本哲学家,建立了“三木哲学”体系。这两人都是作者所崇拜之人。

书中有不少咨询,而作者也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答。按作者所说,其实要幸福并不难,那就是活在当下,放下过去,看淡未来。不过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应该不多吧。但是只要我们朝这个方向前进,幸福应该就能握在手中了。至于途中遇上的挫折,就把它当成获得幸福的机遇吧。



名句

  1. 正如有时候我们投入了硬币也没有任何东西出来一样,人世间没有答案的问题比比皆是。
  2. 我们不是因为成就了什么而变得幸福,也不是因为失去了什么而变得不幸。
  3. 他人所认为的成功,未必是真正的成功。
  4. 人生中谁也不是都能按照逻辑来决定事情的。
  5. 人们怀念过去,往往是因为改变不了现在的生活方式。


评价

[usr 3]





对《被拒绝的勇气》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在中国亚马逊Kindle书店购买的。如果你知道马来西亚哪里有出售本书的话,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谢谢。

Related Posts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 – 川上徹也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 – 川上徹也

Leckas
介绍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是为了解决上班族在职场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能够写出抓住眼球、刺进要害、留在心上的文案)而出版的。我读这本书是为了学习如何在博客里写出更好的文案。 作者 川上徹也现为Story Branding研究所总裁。他曾在广告代理公司任职,后来独立创业,并屡获殊荣。除了本书外,他也著有几本与广告相关的书籍。 内容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有一篇前言(一本书提升你的文案促购力)、九篇章节和一章结语(能刺进要害的文案随时都在变)。 第一章是撰写广告文案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一章介绍了三个技巧。 第二章是让文字“坚硬有力”,讲述十四个技巧。 第三章是让读者思考。这里讨论了十五个技巧。 第四章是运用顺口的句子,共有十三个技巧。 第五章是锻炼比喻力。这里只有六个技巧。 第六章是储蓄名言,讲述五个技巧。 第七章是通过“组合”产生变化。这里介绍了十三个技巧。 第八章是勇于“造词”更吸睛,只有五个技巧。 第九章是以故事唤醒情感。这章里有三个技巧。 每一章结尾处都有一个专栏讲述章节中的实际应用。 读后感 作者在本书里提到了广告文案力。什么是广告文案力呢?广告文案力是简短又准确的表达能力。作者以九个步骤,七十七个技巧、一百六十七个经典案例来教导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广告文案力。 撰写广告文案有三大基本原则。它们是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使用强而有力的话语和让对方心中产生“为什么”(用违背常识的事情来吊起对方的兴趣)。重中之重就是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所以我们必须随时思考自己的文案是否能让对方产生共鸣。...
Read More
生活的艺术 –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 林语堂

Leckas
介绍 《生活的艺术》是作者写来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纯粹是想看看作者所谓生活的艺术到底是怎样。这本书是由越裔汉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 作者 林语堂是一名文学家及发明家。他曾到过美国和德国留学,过后在多所大学和学院任教,并在几个国际组织任职。他在一九四零年和一九五零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者在一生中留下了不少中英著作。 内容 《生活的艺术》一共有十四章和一篇自序。 章节依次为醒觉、关于人类的观念、我们的动物性遗产、论近人情、谁最会享受人生、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旅行的享受、文化的享受、与上帝的关系以及思想的艺术。 每一章里都有几篇分章。 读后感 《生活的艺术》 表现了中国诗人和学者们经过常识和诗意情绪估定的人生观,也就是中国民族的哲学。 作者认为人类是好奇、梦想、幽默、任性的动物。人类异于其它动物的特性就是能把说话跟拳脚混合应用。作者认为人生世上,他的问题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样去实现这目的,而是怎样去应付此生,怎样消遣这五六十年天赋给他的光阴。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好坏,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问题。作者认为七十年已经足够获得智慧和看清人类的愚蠢。 文明与文化的最崇高最健全的理想是生活及思想的简朴性。照作者所想,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简而言之,中国的哲学是注重人生的知识而不是注重真理的知识。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与上帝的关系-。他认为宗教应该是一种灵的交流,不应含有此造对彼造有所求的交换情事。他也在书中披露了他如何从一位基督徒蜕变成一名异教徒。 追求知识应该游戏化,而不是填鸭式。寻求知识应该是自己的事,这样才能让教育成为一种快乐并趋于积极。作者并不想人类变成十全十美合理性的人。不过我认为或许当人类十全十美后会与作者所想的不一样,这只不过是因为思考维度不同造成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读了这本书后,我个人觉得作者是一个勘破红尘,相信科学,并拒绝现世的宗教与不相信宿命的人。这本书应该是作于二战前夕,而作者对时事也提供了精辟见解,甚至可说预见了英帝国的解体。一开始还以为他贬低女人,可实际上他非常赞颂女性。 虽然我很赞同作者的很多观点,尤其是经济学的观念,不过我也不同意他的某些观点,就如作者对快乐的定义可能会导致很多人死亡,还有作者说吸烟无害。 书中有些内容其实有点晦涩难懂,再加上书里也引用文言文 ,更是加大了阅读的难度。我并没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或许是因为我的修养还没达到作者的境界。不过我相信作者必不会对此在意,因为他提倡阅读就是应该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来阅读才有乐趣。 名句...
Read More
儿童性格心理学 – 李群锋

儿童性格心理学 – 李群锋

Leckas
介绍 《儿童性格心理学》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本书的宗旨是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优秀性格。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培育出性格良好的孩子。 作者 李群锋是群锋教育圣贤国学院国学讲师、群锋国际教育品牌创始人、幼儿园自动化运转系统缔造者。 内容 《儿童性格心理学》有一篇序言、十篇章节和一篇附录(称职父母最应该知道的好性格养成记)。章节分为上下两篇,分别是懂点性格心理学,破译孩子背后的心灵密码以及用爱赢得孩子的心,帮孩子塑造迷人好性格,各有五章。 章节依次为: 一)孩子性格大不同:走进孩子的彩色心灵世界 二)表现型孩子多外向,家长要赏罚分明 三)思考型孩子内心多细腻,家长要多点拔和肯定 四)指导型孩子多叛逆,家长要多包容和引导 五)亲切型孩子多胆小,家长要多鼓励和陪伴 六)懂感恩的孩子,性格和灵魂中充满香气 七)放手去爱,孩子性格才会更独立和坚强 八)优秀社交力和好人缘,彰显孩子恭谦有礼好性格 九)用爱制止和引导,带孩子远离坏性格 十)正确识别孩子的逆反心理,安抚孩子的反常情绪 每一篇章节都有五到十七不等的分节,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儿童性格心理学》以典型案例和分析指导来说明和列举有效的教育方法。书中说性格并非不可改变的。性格中虽然有天然的、难以改变的成分,但也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在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的幼年时期。家长在这个时候有意识地去塑造、培养,就有机会改变孩子的性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