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书籍封面
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书籍封面

介绍

《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是一本台湾的理财投资书籍。这本书结集作者在课堂上教过几百人的经验,是关于投资基本功的再度修炼。我是被书名所吸引,想看看是什么错误会导致退休金比别人少一半。



作者

阙又上是一名财务规画师、美国又上成长基金经理人,有近三十年的投资管理生涯。



内容

《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有一篇前言(你有自己的投资哲学吗?)、十二篇章节和一章尾语(重要的三件事——给所有读者的信)。

章节依次为:

一)观念与风险

二)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三)个人理财的迷思

四)国家理财的迷思

五)台湾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六)建立退休金水库计划

七)正确的投资工具和策略

八)劳退金自选,如何设计才安全?

九)沉睡的校务基金

十)给年轻人的致富之道

十一)超额报酬

十二)给国家的领导者



读后感

《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所使用的是繁体字,所以如果你不会读繁体字,那这本书就不适合你了。这本书的目标受众是台湾民众,不过我觉得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其实也能让其它地区的读者受益。

树立正确观念

理财投资前先要建立一些正确观念,若缺乏这些基础,即使原本有钱而最后亏光的大有人在。许多非常基本的东西必须融入骨髓,进入血液,才能变成信仰的基础,面对各种变化。

天灾不见得回避得了,但人祸绝对有机会可以弥补,而弥补之道就从改变观念开始。理财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正确的观念和以简驭繁。

投资哲学

三个成功投资关键:第一哲学,第二策略,第三纪律。

没有一种投资策略是四时皆用的,股市难有一种完美的投资策略来应付各种不同的波动情况。短暂的不行是正常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投资哲学,将无法应对投资策略一时不灵的时机和挑战。有投资哲学,才有取舍,没有取舍,那就是什么都想要获利,但却什么都要不到、杂乱无章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说投资要学好的两门课是:

一、如何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

二、如何看待市场价格(正确看待股市波动的投资心理学)

知道,不难,难在找处适合自己的投资哲学并落实,而获得自知之明的方法,一是阅读,二是自省。

风险与股市波动

安全的投资不意味结果一定有保证,安全指的是风险的承受要适度,过多或过少,都不会有好的投资效果。

波动是风险,不过只要事先有准备和防范,心理有预期如何应对,那就是机会,在股市中风险和机会是并存的。

要如何在投资中获利,又让生活减少收到股市波动纷扰?不离开投资的本质或真实价值,抓紧这一前提,不理会股市波动。要记得股市绝对不只局限在价格波动表象,其背后代表着实体产业。

投资建议

作者推荐被动投资,而推荐工具是指数型基金(ETF)。这是和一流企业挂钩的最好的投资工具。现实的长期投资报酬率是七至八巴仙。在合理的时间内,参与比选择时机重要,否则股市再行,你不参与也不行。

投资如果都要用亲身的经验来应证投资的陷阱,这学费就昂贵了点。这时阅读和财经知识的累积,旁观及独立思考的领悟,就有了很好的结合。在不对的时间买贵了公司的股价只会获得悲惨的下场。

一个二流但可以坚持到底执行的投资计划,胜于完美但无法被实现的镜花水月。投资永远是有钱难买早知道,过去的已过去,未来十年后它会发展成什么样无人知晓。

资产配置策略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神龙摆尾」来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比例:

一)当年度报酬累积连续跌幅达三十八巴仙,将资金从公债移到股票

二)神龙摆尾移动的幅度依个人的风险承受力和感觉做调整

三)当股票反弹幅度连续累计超过五十巴仙时,回到攻守具备的原先布局,资金由股票回复到原先公债比例

四)每年年底资金做再平衡

理财与投资

我们无须超额报酬,只要稳健获利依然可以致富。个人理财的成功原则是:

一、资产配置的系统方法

二、纪律性的再平衡

三、每年持续地投入新金额

四、足够的分散性

资讯过多又欠缺好的决策导致许多人投资失败。投资者永远继续犯的三个错误:

一)不能准确地预测自己未来的投资情绪,高估了自己对情绪的掌控

二)无法正确预测股市的正确波动,低估了股票市场的波动

三)尝试预测股市的下一个走势

知识是力量,若懂得运用,更是财富。每个人出生的环境或许是不公平的,但规则是公平的,没有所谓的穷命富命,都有机会翻转,就看志向,决心和方法,以及懂不懂得使用知识。

总结

《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强调理财教育非常重要,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因为成功的理财来自观念。富人和穷人,只差在花钱顺序。投资的本质是让全球一流的企业家为你干活,让你的钱越滚越多。

作者非常想搞好台湾经济,所以在书中一再给台湾从政者以及政府建议。除此之外,作者更是在书中准确地预测美国在疫情过后的升息动作。

作者提到巴菲特设置给自己过世后的投资组合是九十巴仙股票指数型基金和十巴仙现金。虽然作者认为这个投资组合不是非常适合大众,我个人则非常向往这个组合。

书中的某些道理不只适用于股市,也是人生道理,所以读了这本书不仅会增加投资知识,也会对人生有帮助。最后让我与大家分享作者对股市的精辟见解:

生命的意义,在宇宙继起之生命,而股市生命的循环起于,在绝望中诞生,在不知不觉中、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满怀期望中坠落!

一言蔽之

合适的投资哲学以及正确的资产配置才不会使你的退休金比别人少一半。



名句

  1. 一个追求诚实报酬的人,比较不会在市场上受到欺骗和伤害,投资和人生都一样,拥有樵夫的诚实,你才可以拥有投资人生的金斧头!
  2. 很多事背后的关键因素,比你表面可看到的更重要。
  3. 有人说,当我们挥手人间时会感到遗憾的,通常是想做而未做的事,而不是做了但没有成功的事!
  4. 明日会不会更好,不会因口号而改变,但是会因为行动而进步。
  5. 财富不是只有银行账户尾巴的数字,过个「不生病的生活」才是。


评价

[usr 3]





对《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纸质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Related Posts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 松浦弥太郎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 松浦弥太郎

Leckas
介绍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是一本由日文翻译成中文的励志书籍。本书的译者是张富玲。我是抱着想看看作者说的两件事到底是什么的心情来读这本书的。 作者 松浦弥太郎是日本书店“Cow Books”的创始人、生活杂志 《生活手帖》总编辑以及作者。他被称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他在十八岁时到过美国流浪,而那一段经历开启了他独特的生活观。他在四十一岁时才真正开始就业,工作就是成为《生活手帖》总编辑。 内容 这本书只有四篇章节,外加一篇作者致中国读者的信以及一章代序。 第一章是去凝视那“两件事”。这一章讨论五个主题。 第二章是去接受那“两件事”,含有五个分章。 第三章是去原谅“两件事”。这里有四个论点。 第四章是去爱那“两件事”,一共有五个重点。 每篇文章的最后都有传达章节重点的插画,而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也提供了可供实践的课题作为总结。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竟然专门有一章本书的使用方法,教导读者如何使用此书。 读后感 这本书其实重点讨论了恐惧(不安)以及寂寞。作者认为这两种感受或许就是所有行动和思想背后的动机。作者认为失败和失误的分别在于失败是中立而且无法避免的产物而失误则是有意识也是可以预防的。 读完了这本书后,以下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论点。作者倡导活在当下,把注意力放在现在,不逃避和过于在意未来。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就能够摆脱对失败的不安和寂寞行动起来。 所有人一旦长大成人,到死都会是一个人,都得背负孤独活着。所以不要太过害怕孤独,照顾自己的身体,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好好爱自己。不过坏的一面如果力所能及的话就努力改变吧。 作者在书中提及了各式各样的恐惧与寂寞并为读者提供了与它们和平共处的方法。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对应一种不安,不过有些内容我本身觉得是重复的,可能作者认为这样能更好的解释他的观点。我认为这本书对人生感到彷徨的人们很有帮助。 名句...
Read More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 高铭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 高铭

Leckas
介绍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书名挑起了我的兴趣,我很好奇里面的内容会是什么。原本以为是一本小说,其实是一本记录,不过有些内容可能比小说还离奇。作者选出一些他四年里访谈精神病患者或其他人的事迹写成本书。 作者 高铭本职工作是影视策划,不过后来却成了畅销书作家。作者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获得了不少殊荣。 内容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共有六十篇章节、两篇前言(新版和第一版)和两章后记(新版和第一版)。由于章节实在太多了,我就不在此一一列出了。其中一章“朝生暮死”是关于作者自己的一章。 作者在这一版中把以前未完成的十个篇章完成加入。 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是作者为了回答“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去接触精神病患者后所写的。里面的故事大多都是从这些访谈中提取出来的。书里提到了一些有趣或是我觉得非常精辟的见解,我就在此与大家分享其中一部分。 第一是知识永远不会是负担,欲望才是负担。我觉得这句话实在是太正确了。由于有了知识,所以才会产生欲望,不过因此而认为是知识带来负担的话就是本末倒置了。 第二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所以我们看待事物的时候,其实是加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这也造成了想象怎么可能无限呢,想象全部是依托在认知上的,超越不了认知。这说明了人类的思想应该都是超越不了自己的意识与认知的。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骂人神经病,其实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不一样的。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的疾病,而精神病才是心理障碍疾病。作者在书中提到其实人人都有遗传缺陷,可是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病。无人知晓是什么诱发了这些遗传缺陷导致精神病。 书中有很多关于量子物理知识的探讨,有些解说我也是看得一头雾水,真的很难想象作者花了多大的工夫来恶补这方面的知识。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天才和疯子有时真的只是一线之差。一些精神病患者的逻辑思维可能比你我都更强大,有些病人看事物可能比我们还透彻。那到底哪一些精神病人里出现天才的概率是最高的呢?作者认为侃侃而谈的精神病人里面才是天才最多的。 说真的这本书里的某些故事让我感触良多或是发人深思。虽然有些故事比较离奇,不过这也让我们能够认识精神病的多面性。 名句 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必须跟别人一样的态度。 生存和兴趣永远是最好的动力。 一念之间,万物生或者死;一芥之间,宇宙存或者灭。一切变化,只是始于那一点点。 解释其实就是掩饰,真正的道理不用解释。...
Read More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从零到百万订阅,靠知识变现的成功法则 – 好叶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从零到百万订阅,靠知识变现的成功法则 – 好叶

Leckas
介绍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的宗旨是为读者提供方法来制作高价值的内容。我因为无意间接触到好叶的YouTube频道并对他的成功非常敬佩,所以就想看看他是怎么成功的。 作者 好叶是一名YouTuber,所经营的频道<Better Leaf好叶>拥有超过百万订阅者。 内容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由一篇前言(不幸就是最大的幸运)、七篇章节和一篇后记(好叶,陪你一起学习学校没教的知识!)组成。 这些章节是一)如何达到所谓的「成功」?、二)网络创业,人人有机会、三)YouTube新手上路指南、四)YouTube频道加速成长攻略、五)如何扩大品牌影响力?、六)如何不轻易放弃创业?、七)从零迈向财富自主的关键。 每一章都有重点回顾,列下了章节的要点。 读后感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所讨论的虽然是如何经营YouTube,但它其实可以算是一本成功学书籍。作者在书中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并写下了可以让读者实行的步骤来获取成果。 其实作者的早期生活可以算得上是不幸,他自己也对此深信不疑。不过他后来发现所谓不幸的事情其实都是自己为它贴上的标签。其实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他过后习得与其抱怨,不如感谢这个道理,并摆脱了受害者心态。 两个令他获益匪浅的心理工具是视觉化和自我肯定。视觉化要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否则就无效了。自我肯定则是练习用言语的力量把自己塑造成想要成为的人。 成功由自己定义,不需和别人比较,也不需太过在意别人的意见。总是迎合别人的意思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实现怎么样的人生。 在商业世界里,文凭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事你的能力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找,愿不愿意去尝试,找到后去善用它来帮助实现自己要做的事。 人类的两大驱动价值就是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抓住这两个驱动价值,使用理据、方法、经验来提供具有价值和说服力的产品。人类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而你的经验就是一种故事,就像作者在书中写出了他的经历一样。 作者建议大家应该终身学习。多阅读、多学习,脑中的知识可以被连接、结合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和《读懂一本书》的道理如出一辙。书中提到的好几本书我都已经读过,这些书有卡内基《人性的弱点》、史蒂芬·柯维《与成功有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以及罗伯特·清崎《穷爸爸,富爸爸》。 好叶认为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一个迷宫。如果遇到了一个死胡同,要学会倒退。选择需要勇气,放弃也一样。我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读了这本书,我发现他的成功不是单靠运气而已,而是在付出了很多努力后获得幸运女神的眷顾而有这个成就的。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连成功的条件都没有,而努力的定义就在于你有没有付出非凡人会付出的行动。 名句 评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