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书籍封面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书籍封面

介绍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是为了解决上班族在职场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能够写出抓住眼球、刺进要害、留在心上的文案)而出版的。我读这本书是为了学习如何在博客里写出更好的文案。



作者

川上徹也现为Story Branding研究所总裁。他曾在广告代理公司任职,后来独立创业,并屡获殊荣。除了本书外,他也著有几本与广告相关的书籍。



内容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有一篇前言(一本书提升你的文案促购力)、九篇章节和一章结语(能刺进要害的文案随时都在变)。

第一章是撰写广告文案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一章介绍了三个技巧。

第二章是让文字“坚硬有力”,讲述十四个技巧。

第三章是让读者思考。这里讨论了十五个技巧。

第四章是运用顺口的句子,共有十三个技巧。

第五章是锻炼比喻力。这里只有六个技巧。

第六章是储蓄名言,讲述五个技巧。

第七章是通过“组合”产生变化。这里介绍了十三个技巧。

第八章是勇于“造词”更吸睛,只有五个技巧。

第九章是以故事唤醒情感。这章里有三个技巧。

每一章结尾处都有一个专栏讲述章节中的实际应用。



读后感

作者在本书里提到了广告文案力。什么是广告文案力呢?广告文案力是简短又准确的表达能力。作者以九个步骤,七十七个技巧、一百六十七个经典案例来教导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广告文案力。

撰写广告文案有三大基本原则。它们是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使用强而有力的话语和让对方心中产生“为什么”(用违背常识的事情来吊起对方的兴趣)。重中之重就是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所以我们必须随时思考自己的文案是否能让对方产生共鸣。

除了以上三大原则之外,撰写文案的重点就是浓缩文章、文句浅白、诚实诉说以及不断重复。其它贴士包括:一)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模糊不确定的语气、二)为了想出有特色的句子,就算稍微有失误也无妨、三)如果要引用名句,那就直接引用整句名句和名人名字,这样会比较有效。

书里的有些技巧算得上是重叠,不过我觉得能够在合适场合运用的话必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既然作者已经公开了撰写文案的有效技巧,他在书中也提醒我们当立场调换时不要再上当了。总的来说,我确实从这本书获得了不少撰写文案的知识。



名句

  1. 直白说出真心话,有同感的接收方就会产生共鸣。
  2. 人们只要被问到问题,自然就会“想知道答案”。
  3. 只要听到“第一名”就会“想要试试看”,这就是顾客的心理。
  4.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经过全面思考后才付诸行动”,但事实上大多时候都是未经缜密思考就回答了“Yes”。
  5. 语言(文案)有时拥有足以改写历史的力量。


评价

[usr 3]





对《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纪伊国屋书店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联盟行销链接。如果你点击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将可能会从中获益。

Related Posts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吴思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吴思

Leckas
介绍 《潜规则》探讨了中国古代官场的陋规。这一本书是二零零九年的修订版。我想看看作者笔下的潜规则到底是什么。 作者 吴思是一名中国作者与记者。他曾在《农民日报》和《炎黄春秋》任职。 内容 《潜规则》由自序(关于“潜规则”和这本书)、正编、杂编和附录组成。 正编有十四篇章节。章节为一)身怀利器、二)老百姓是个冤大头、三)第二等公平、四)当贪官的理由、五)恶政是一面筛子、六)皇上也是冤大头、七)摆平违规者、八)论资排辈也是好东西、九)新官堕落定律、十)正义的边界总要老、十一)官场传统的心传、十二)晏氏转型、十三)崇祯死弯、十四)有关潜规则的定义。 杂编只有五篇章节,分别是一)笑话天道、二)古今中外的假货、三)我们的人格理想、四)理解迷信、五)代后记:农民与帝国。 本书的两篇附录是《新周刊》:潜规则十周年专访吴思和吴思《洋人的“权利”,我们的“分”》(提要)。 读后感 潜规则是基于趋利避害的现实计算,并不是道德善恶问题,而是大多数人处于一种利害格局中的寻常或者叫正常的行为。它存在于各种正式规定的制度之外,是实际存在的一个不成文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 潜规则的诞生应该是因为官吏所掌握的合法祸害能力太过强大,而百姓的力量又太弱小的缘故。它能够用博弈论来解释。双方的行为相互影响,各自的得失还要取决于对方的策略。收买的结局对双方都有利,对抗于双方都是有风险的。 帝国制度把常人的弱点和毛病培育成全国性的灾难,而潜规则又把帝国推向灭亡。可是古代中国却始终走不出这个循环。无论帝皇怎么禁止贪污,贪官污吏还是比比皆是,更何况有些皇帝是造就腐败官吏的推手?不过作者认为帝国制度是当时最有效的国家管理制度,所以才存在了这么长的时间。 书中提到公务员偷懒是举世公认的,是追求闲暇效用的最大化的结果。希望这在将来不再成立。作者也认为市场机制不能摆平个人眼前利益和团体长远利益的冲突,能做到的只有法律道德宗教之类。迷信也是因为现实中善未必有善报,恶也未必有报应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一个精神支柱或是行为标准来约束,或许所有人都会作恶吧? 《潜规则》点出了历史中一些让我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像是为什么大多数朝廷命官都会贪污。潜规则在当世依旧无法被完全消灭,不过因为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多事已经无法被掩盖,加上民众对自身权利的觉醒,希望潜规则在将来会被消除。 名句 不同动物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透过不同眼镜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拉关系走后门,巴结讨好分肥,乐此不疲者满世界都是。 定义不过是一块垫脚石,彼岸莽莽社会丛林中的真实生态,才是真正要紧的关注对象。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Read More
零售的哲学:7-Eleven的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 铃木敏文

零售的哲学:7-Eleven的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 铃木敏文

Leckas
读后感 作者希望《零售的哲学》能够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方法,成为向新挑战迈出第一步的契机。 何谓经营? 经营就是不忘根本,踏实地向前迈进,只有凭借坚忍不拔的实干精神,才能在紧急关头迎接挑战,做出具有独创性的变革。经营绝对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个人的工作亦是如此,在尚不具备明确的根据时,最好不要公开宣布业绩目标。 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智慧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事业。开拓新事业必须具备认清核心重点的能力,在起步之初没有必要遵循完美主义。 经营肯定离不开会议,可是开会常常却让人觉得浪费时间。作者说会议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传达,只有把握听众的反应,进行双向的沟通,才能让会议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以消费者为先 判断一项事业是否具有可行性应该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以消费者的视点,深入考察是否“符合需求”。总的来说,就是站在顾客的立场来考虑,不是为顾客着想。 注重变化 萌发新商机的关键点在于从变化预测未来,环环相扣地思索应对变化的方法,如此循环往复。从变化中读懂“未来”,建立“假设”然后“执行”,再对结果进行“验证”来优化工作模式。作者提倡的工作步骤是“假设➡️执行➡️验证“。 事业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在于能否比别人早一步注意到变化,并找出有效应对的方法。关键点是常常变化的,所以才要注重变化。 成功的要素 当事业发展受阻时,怨天尤人是最轻松便捷的方法,但是轻松的背后即是停滞不前。只有正视自身的弱点,努力做出改善,并不断地向新目标发起挑战,才能脚踏实地地前进,得到稳步的成长。 实现机遇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经常主动研究现行的工作模式是不是处于最优状态)和思维力(深层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总结 《零售的哲学》道出了7-Eleven成功的原因。作者认为7-Eleven成功的原因是: 他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时刻保持发现问题的意识,制定出切中要点的初步假设。如果我们也把“假设➡️执行➡️验证”这个步骤带入工作或学习中,或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吧。 除了第一章和第八章外,每一章的结尾都有零售の哲学。这是章节的要点——短短三句话就是整章的精华了。 由于本书与我之前读过的《7-Eleven经营秘籍》类似,所以我就没给三星评价了。 一言蔽之...
Read More
终身学习:10个你必须掌握的未来生存法则 – 丹·苏利文、凯瑟琳·野村

终身学习:10个你必须掌握的未来生存法则 – 丹·苏利文、凯瑟琳·野村

Leckas
介绍 《终身学习》原版是英文,由吴果锦翻译成中文。这本书想帮助读者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我是想看看书里有什么贴士能够帮助我实现终身成长。这本书是第二版。 作者 丹·苏利文是战略培训公司(The Strategic Coach Inc.)的联合创办人和总裁。他也是一名演讲家和培训师。 凯瑟琳·野村是Kountable联合创办人和首席执行长。她之前是战略培训公司的合伙人。 内容 《终身学习》一共有一章自序(成长思维)、一篇前言(成长的渴望)和十三篇章节。 这些章节是一)法则一 将来为上,过往次之、二)法则二 学习为上,经历次之、三)法则三 付出为上,回报次之、四)法则四 表现为上,赞誉次之、五)法则五 感恩为上,成功次之、六)法则六 乐趣为上,劳累次之、七)法则七 合作为上,地位次之、八)法则八 信心为上,安乐次之、九)法则九 目标为上,金钱次之、十)法则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