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格心理学书籍封面
儿童性格心理学书籍封面

介绍

《儿童性格心理学》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本书的宗旨是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优秀性格。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培育出性格良好的孩子。



作者

李群锋是群锋教育圣贤国学院国学讲师、群锋国际教育品牌创始人、幼儿园自动化运转系统缔造者。



内容

《儿童性格心理学》有一篇序言、十篇章节和一篇附录(称职父母最应该知道的好性格养成记)。章节分为上下两篇,分别是懂点性格心理学,破译孩子背后的心灵密码以及用爱赢得孩子的心,帮孩子塑造迷人好性格,各有五章。

章节依次为:

一)孩子性格大不同:走进孩子的彩色心灵世界

二)表现型孩子多外向,家长要赏罚分明

三)思考型孩子内心多细腻,家长要多点拔和肯定

四)指导型孩子多叛逆,家长要多包容和引导

五)亲切型孩子多胆小,家长要多鼓励和陪伴

六)懂感恩的孩子,性格和灵魂中充满香气

七)放手去爱,孩子性格才会更独立和坚强

八)优秀社交力和好人缘,彰显孩子恭谦有礼好性格

九)用爱制止和引导,带孩子远离坏性格

十)正确识别孩子的逆反心理,安抚孩子的反常情绪

每一篇章节都有五到十七不等的分节,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儿童性格心理学》以典型案例和分析指导来说明和列举有效的教育方法。书中说性格并非不可改变的。性格中虽然有天然的、难以改变的成分,但也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在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的幼年时期。家长在这个时候有意识地去塑造、培养,就有机会改变孩子的性格。

性格分类

孩子的性格可以分为表现型(红色)、思考型(蓝色)、指导型(黄色)、亲切型(绿色)。

作者给了一些测试来鉴定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核心性格只有一种,但有的孩子的性格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两种或多种性格的组合。只不过要全面了解孩子的性格还需要其他测试,同时还需要对孩子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教育方式

要改变孩子的性格,首先要父母从自身做起,父母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强有力的依靠。

在让孩子与小朋友们分享玩具或零食等好东西时,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所有分享都应该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发自真心的分享才能让孩子收获友谊,快乐加倍。在孩子交朋友的事情上,大人切不可过分干预,采取“一言堂”的粗暴方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要让孩子学会道歉,大人应对他们关心、理解和尊重,不要发怒,更不要强迫,耐心等待,用爱心去呼唤他,让他真正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自愿真诚地说出对不起。孩子的感恩之心要从小培养,他们感恩回报的最好对象就是父母。

对于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达到目的,所以就算是耍点心眼也无妨。赏罚必须分明,奖励是为了强化孩子好的一面,惩罚则是为了帮助孩子改正不好的一面。但是无论你有多生气,都不要轻易用爱来吓唬、威胁孩子。

教育贴士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叛逆期,而第一个一般就出现在三岁左右。理解并尊重是陪伴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第一个叛逆期最重要的法宝。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一个从来都不会说“不”的孩子。

恐惧的产生是对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回应,消除孩子恐惧的最好办法是让孩子有足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力,而只有信任才能将这种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孩子在七岁以后依然经常说谎就得重视纠正教育了。

培养重点

六个需要重点培养的方面是社交能力、独立性、自制力、韧性、勇敢的品格、积极向上的心态。

孩子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很多时候就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如果能够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那很多矛盾就会自然消除,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结

这本书可以定时翻阅,尤其是鉴定孩子性格的测试以及各种性格的合适教育方法。总的来说,孩子的性格好表明父母的教育好;孩子的性格有问题则代表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这就要求父母自身要足够好,才能要求孩子并教育出拥有良好品性的孩子。如果真的没什么时间读这本书,附录的资料也非常有用了。

一言蔽之

教育孩子应当因材施教,以身作则。



名句

  1. 殊不知正如温室里的树苗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一样,没有经过风雨洗礼的孩子也是无法成为栋梁之材的。
  2.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可以发光的金子,只是有的时候他们的优点暂时被沙子埋没,大人没有发现而已。
  3.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有拼搏奋斗的勇气和勇夺第一的信念。
  4. 我们只有学会放手,孩子才能真正独立、真正长大。
  5. 哪个孩子不是在磕磕碰碰、小伤小痛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呢?


评价

[usr 3]





对《儿童性格心理学》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虾皮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纸质书

以上链接是联盟行销链接。如果你点击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将可能会从中获益。

Related Posts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 李健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 李健

Leckas
介绍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这个标题吸引了我。这主要是因为我已经跨入了这个年龄层,所以我就想看看自己已经掌握了多少谋略,还有应该学些什么谋略。 作者 我无法找到关于作者李健的详细资料。我所能找到的就是这寥寥数句:海龟族,讲过学、经过商、进过国企和外企,现在某文化咨询公司任职。 所谓海龟族就是学成归去中国的海外留学人员。 内容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只有一篇前言和四个章节。前言的标题为人到三十始中局,要点是人的成熟阶段是从三十多岁到六十多岁。第一章是谋略的重要性,一共有九个要点。第二章是优势竞争谋略,由八个分章组成。第三章是发现优势,共有十二个主题。第四章是经营你的人生,只有四个分章。 读后感 一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作者是要教我们使用阴谋诡计,后来才发现其实他并不是叫我们使诈,而是教导我们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谋略就是为了在竞争中能更好地生存发展的思维艺术。 作者提到要改变命运,从书上学是不足的,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实践中学。三十岁后的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所以要学会利用谋略来掌握自身的命运,而要运用谋略就先要了解自己的优势。 优势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优势(环境资本)、中观优势(社会资本)以及微观优势(个体资本)。环境资本包括天时、地利、人和,简而言之就是时机、职位、人脉。社会资本包含经济资本(金钱)、文化资本(名望)、政治资本(权力)。个体资本囊括体能(身体)、意志(精神)、智能(智慧)。 宏观优势比较难被掌控,通常只能努力疏通人和,谋取地利,然后等待天时。中观优势比起宏观优势则较易能掌控,靠着自身的努力多多少少都可以积累到。至于微观优势就完全靠自己了。虽然体能、意志与智能可能被遗传因素影响,但这些优势很大程度能上够通过锻炼提升。 作者说精英不仅强于体,而且强于心,强于智,强于组织。但这一系列资本中,身体是圆心,其他优势是围绕圆心而旋转的圆环。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不然就算有大好机会也会因为身体因素而无能为力。 真正成熟的人都应当知道事物都有向好的方向与坏的方向发展的两面。现实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更多的是坎坷挫折。 所以三十岁后要有一个清晰的设计规划,比如以每十年来作为一个分水岭,知道本身的目标并努力朝目标迈进。 作者以历史故事和身边的人与事带出他的观点。总的来说,这本书比较注重职场的成就,不过里面的知识用在人生管理上也适合。我的总结是努力提升个体资本,然后收集社会资本,当具备环境资本时就能获得成功。简而言之就是脚踏实地专心一致来成就辉煌人生。 名句 世事纷纭一局棋。下棋如此,人生亦如此。 学会运用优势,比你拥有优势更重要。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
Read More
成为“最后一人” – 川村隆

成为“最后一人” – 川村隆

Leckas
介绍 《成为“最后一人”》是一本由朱悦玮翻译的日文书。这本书在日本一年内重印了七次,细述了让日立制作所(Hitachi)起死回生的作者的经营理念。 作者 川村隆的整个职业生涯可说都是在日立度过。他从基层开始做起,也有从总公司被下调到子公司的经验,最后在日立最紧急的时刻被委以重任,就任董事长兼社长帮助日立起死回生。当他于二零一零年成功将赤字转变为黑字后就辞去社长职务,接着在二零一四年辞去董事长职务后担任顾问。 内容 成为“最后一人”一共有九篇章节,包括前言、序章及结语。作者总结了自己如何帮助日立度过濒临破产的难关。他告诉我们他是从何处学到最后一人的理念,然后如何把这个理念实行在工作上。每一个主章都细述一个经营理念,从如何做决定乃至经营者的个人修养,除了第六章。据作者所说,只要一个公司能够贯彻这些建议,那这间公司一定可以成功。第六章是作者专门给予日本应当如何应对未来的建议。 读后感 这本书非常适合公司管理者。其实不仅是高层,如果公司里的每一人都能有最后一人的精神,那对自身与公司都大有裨益。作者提到在非常时期就要使用非常手段,就算遇到抵抗和反对也要贯彻已经拟定下的方针。如果要让公司成功就一定要对全员灌输盈利意识,重视平时的构造改革,不让它过于僵化。除此之外,对公司职员的培育也非常重要,所以上司一定要抽出时间来指导部下,并让部下有机会得到施展手脚的机会。我们也必须努力地提升自己。要成为经营者或管理者,本行的专业知识并不足够,还必须进修其它如经营、会计、资材调配、人际关系等领域的知识。 要成为最后一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肯承担责任并愿意采取行动的心。 名句 与其一味地讨论却不采取任何行动,不如大胆采取行动并在行动中进行修正。 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决定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与悲壮的决心相比,乐观的决定更能鼓舞人心。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是最后一人的必备条件。 仅凭直觉来做决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有在能明确说出理由的前提下,决定才真正称得上是决定。 评价 [usr 2] 对《成为“最后一人”》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从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购买的电子书。我尝试在网上搜索马来西亚何处有贩卖这本书籍,可惜无功而返。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出售这本书籍的话,请在下面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Read More
华为员工准则 – 谭慧,宿春君

华为员工准则 – 谭慧,宿春君

Leckas
介绍 《华为员工准则》顾名思义就是华为员工的工作标准与行为规范。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本书呢?纯粹是因为我想看看华为是如何靠员工获得成功的。 作者 我并无法找到关于谭慧与宿春君的资料。所以,这篇书评就没有作者简介了。 内容 《华为员工准则》一共有十五卷和一篇前言。 第一卷是华为的基因:奋斗为本。第二卷是遥望北斗:看多远,华为就能走多远。第三卷是华为的宿命,你的使命。第四卷为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第五卷是自主学习:只选拔,不培养。第六卷为务实:在渐变中质变。第七卷叫做企业文化:认同,然后执行。第八卷是在主动中领先。第九卷是能力至上:只有“院土”,没有院士。第十章为孤独的人走不了天涯。第十一章是站在客户、同事、公司的角度思考。第十二卷是自我变革。第十三卷叫做时刻充满正能量。第十四卷是华为基本法。第十五卷有两个标题,分别是华为公司人事管理制度以及华为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到第十三卷里每卷都被分为五至六章。每章开头都有一段任正非讲话的原稿节选,正文则提炼讲话精神,并配以案例或分析解读。章节末还有行动准则,分条列项地总结了职场员工具体的学习、操作方式。 第十四卷开始是华为员工准则的条条框框,章节数目与前面的十三卷会有点不一样。 读后感 《华为员工准则》全面解读华为员工守则精神,讲述华为人实干、奋斗、奉献的精神,以及学习、工作、成功的策略。 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是华为人的灵魂。不过华为的务实并不是单纯地苦干,而是一边抬头看路,一边勤奋赶路。做事不能只下苦工,要三分苦加上七分巧才能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以华为的员工准则才会这么详细。华为要求员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犯错是创造性思考必要的副产品,不要害怕失败,从中学习。不过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就不可原谅了。只有正视错误,才能从错误中得到价值。 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员工应该满足客户的需求。那客户都有些什么需求呢?客户的需求有三:实惠的价格、过硬的质量、及时完善的服务水平。所以华为要求员工在这三个方面上多加努力。 除了华为,作者在书中也以其它公司做例子来解读一些准则。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华为对员工的要求真的很高,而且饭碗并不是打不破的。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努力充实自己,那在华为应该是混不下去的。这就是华为如何善用人才壮大企业的方程式了。 名句 惶者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 主动地投入工作中,视平凡的工作为毕生的事业,把普通、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你就从平凡走向了卓越。 让成功变为现实的往往不是现实,而是心态。 认错是一种态度问题,少犯错则是一种能力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