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断舍离 – 山下英子

17th October 2019
断舍离书籍封面

介绍

《断舍离》 是一本关于如何让生活变得简单的书籍。原著为日文,中文版由吴倩翻译。标题中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个目标,只要能做到,那就能轻易感觉到幸福了。



作者

山下英子是人生整理概念“断舍离”的创始人。她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 ,进而把断舍离发扬光大。作者自二零零零年起就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全民断舍离的热潮。除了本书之外,作者也出版了不少关于断舍离的书籍。



内容

《断舍离》由一篇张德芬的推荐序、一篇前言、五篇章节和一篇后记构成。第一章是只要了解个中奥妙,就能激发干劲——断舍离的机制,一共有五个主题。第二章是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无法丢弃的理由,有五个要点。第三章是先从整理头脑开始——断舍离的思考法则,由七个要点组成。第四章为身体开始行动——断舍离的实践方法,有五个主旨。前四篇章节的结尾都有一篇断舍离专栏,讲述了作者在断舍离旅程上的一些经历。第五章是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看不见的世界在变化,只有三个重点。 后记是本书的结尾,作者也在这里表示感恩。



读后感

断舍离是什么呢?就是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它的任务在于取回以往被浪费掉的一切,包括时间、空间和管理维护的能量。断舍离的目标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简而言之,断舍离可以如此解释:

断 =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舍 =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离 =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在这个物质泛滥的时代,大家都很容易受到商家策略影响,进而大买特买。这是因为这些策略都是通过精细研究开发出来的,所以效果才会这么显著。那要怎样才能回避呢? 就以断舍离最重要的概念——“当下”来解决。“当下” 的意思就是这个物品对现在的自己有用吗?如果对自己没用或是品质其实没达到自己的标准,那就果断拒绝。

在开始实行断舍离时可能会遇到无法作出选择的时候,尤其是在决定哪些东西应该舍弃时。这就是“回避决定原则”——由于选项太多而导致无从选择。那这时就把选择分类成三种,这样应该就能比较容易做决定了。一开始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地方(小面积)来整理, 以小胜利来鼓舞自己持续执行断舍离,循序渐进以保持动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七、五、一总量限制原则——看不见的收纳空间(衣橱之类)只能放七成满、看得见的收纳空间(碗柜、餐具架之类)的限量是五成,而装饰性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切记物品能反映出未知的自己。这个原则通过严格筛选自己喜欢的物品来增加自身品位。

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风水玄学之类,所以我觉得作者可能有点迷信。

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只要让事物物尽其用,各得其所就可以了。尽量不要收藏多余的东西,并让自己用上所能得到最好的东西。这就是我所明白的断舍离了。



名句

  1. 说得再直白一点,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一切。
  2. 说到底,物品要是不用就没有任何意义。
  3. 不过,除了个别极为特殊的例子之外,人际关系本来就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就算是莫名其妙地渐行渐远了,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
  4. 一直以来都以为是自己的观念的东西,其实是父母的观念,或者是身边其他人的观念。
  5. 不仅仅是土地,一切东西原本都只不过是物质而已,经过了一系列化学变化和人为加工,它们成为了物品,再被赋予了许多概念和附加价值之后,流通到市面上。


评价

3 out of 3 stars



对《断舍离》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此书。

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本书

*我所阅读的版本是旧版,已经绝版了。以上链接所售卖的是2019新版,所以内容可能会不大一样。

2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