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品牌年轻化》的主旨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年轻客户做出选择的原因,使品牌定位更清晰、市场营销手段更具有针对性。 碎片化 碎片化的世界不断赋予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但也使人们越来越忧心不安。 碎片化的另一个结果是品牌竞争已经超越传统的品牌分类,品牌需把共享激情的年轻人汇集在一起来探究对新的凝聚力和群体归属感的需求。 年轻人和品牌 人们会在青春期建立起对品牌的喜爱和因品牌认知带来的自我认知,这是大脑发育的结果。虽然年轻人更善变,但是他们往往有选择性地对那些能够触动心灵、信守承诺的品牌保持忠诚。 年轻时定型了的价值观、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优先考虑的选项在之后的人生中都不会改变,不会随着年龄渐长而变得和当年同年纪的父辈一样。 品牌方需要谨记年轻人不希望平淡无奇地度过一生,追求避免度过无趣的人生。品牌不忘初心并不简单地等于重复过去。 不同世代 世人给某一代人贴标签的行为通常是流行文化的产物。不同世代也会有不同的习性。 对X世代而言,品牌代表地位,必须表现出他们是人生赢家。对于Y世代,品牌是表现他们是谁的工具。Y世代极少会为了与众不同而牺牲自己的生活便利。 Y世代 最受Y世代欢迎品牌的五大特征是品牌酷感、品牌真实性、品牌独特性、品牌认同感、品牌幸福感。 让品牌酷起来的方法有设立品牌专营权、营造稀缺性、定期推出惊喜、追求创新性和新颖性、广告宣传以及有选择性地使用媒体。Y时代的品牌决策部分取决于品牌在记忆中的众多表征,这些表征可以是产品特性,如形状、包装颜色或品牌标识,也可以是使用情景和场合、过往一手的品牌体验、口碑传播甚至营销活动。 只有品牌成功激起Y世代的好奇心,他们才会保持对该品牌的兴趣。这可以通过不断创新使品牌始终酷感十足赢得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诚实、透明是面向年轻客户群的成功品牌的重要特征。积极的情绪是这一代刺激上瘾者保持品牌忠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消费者中建立品牌自我认同的关键是反映目标人群的价值观、兴趣和观点。 品牌的真实性取决于为消费者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提供机会。消费者不是简单地购买商品,也在体验购买的情感。 总结 要感动年轻人的心,那就要在产品、营销和交流中激发快乐。《品牌年轻化》的作者认为如今品牌方需要像求偶那样来赢得青少年的青睐。消费者不是在有充分理由之后才抛弃一个品牌,他们之所以选择另一个品牌,是因为这个品牌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他们留下。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很多研究资料,并从这些研究结果中得出了他们的见解。不过作者所呈现的方式对我而言有时会有点枯燥,影响了阅读这本书的乐趣。虽然这本书出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觉得《品牌年轻化》的核心思想依旧还没过时。如果想要让你的品牌吸引年轻人,可以从这本书取经。 一言蔽之 酷感、真实性、独特性、认同感和幸福感是品牌抓住年轻人的五大要素。 名句 评价 [usr 2] 对《品牌年轻化》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借来的,现在也没找到马来西亚何处能买到。如果你知道有出售这本书的地方的话,请在下方留言。
Review of Mistakes Were Made The authors want th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self-justification and find solutions that will lead to change and redemption. I am interested to know why we tend not to admit our mistakes and the ways […]
读后感 《小米哲学》深入剖析小米的经营之道以及它的生态运营逻辑,为开展技术、模式与管理创新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生态链 小米的定位是硬件基础上的生态型互联网公司。小米生态链以手机为中心,布局了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耗材三大圈层。二零一六年,小米通过生态链布局成功逆袭。 铁人三项 小米的铁人三项包含硬件、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小米以多元化发展战略来实现企业目标,简单而言就是打造感人的产品,设置厚道的价格,让企业获利。 注重粉丝 打造消费者信赖认证体系,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有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就可以大幅降低消费者购物时的对比、挑选时间,并提高企业质量建设的信心与积极性。它致力为小米粉丝创建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圈。 知识与创新 知识虽然可以被分享,但对知识认知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在利用知识创造的价值上存在明显不同。 注重创新能力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提高对创新主体的管理水平。制度是确保管理能够落地的重要保障,管理水平的提升又能促进制度不断完善,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新零售 零售可以用以下的公式概括: 零售 = 流量 x 转换率 x 客单价 x 复购率 在新零售时代,企业营销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也要让其有自由选择权,让用户可以自己体验产品,从而更科学合理地做出消费决策。产品思维是一种体验式思维,是一个用好产品、简化中间流程,做减法、追求极致的过程。体验是相对的,和心理预期存在密切关联。如果心理预期过高,再优质的服务也未必能带来良好体验。 总结 小米的主要优势有五个:品牌影响力、庞大用户基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渠道优势和社会影响力。这些让小米成功崛起,并在遇到挫折后重新调整。 大部分成功的商业案例不具备可复制性,因为它们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消费需求等因素和现在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单纯地模仿复制不可取,应该学习成功企业的思维模式和运营理念,从其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所处市场环境等进行微创新。 企业只有掌握了市场运作的模式,才能够改变以往的被动地位。能够让企业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并非是企业能够做什么,而是能否坚持初心,承担好企业对用户、合作伙伴等的责任。 《小米哲学》这本书的内容多有重复,虽然作者以不同的切入点来分析小米,但是它们的要点还是一样的。虽然这本书是在二零一八年所写的,我觉得小米的路线至今还是如作者所述,那就是开发用户所需的东西,并以低价出售来获利。 一言蔽之 小米的成功来源于注重客户体验,聚焦核心需求以及薄利多销。 名句 评价 [usr 2] 对《小米哲学》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Review of Supremacy Supremacy is about how 2 men – Sam Altman (OpenAI) and Demis Hassabis (DeepMind) – shape the future of AI.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a term coined in 1956 at a workshop at Dartmouth College. Language and terminology […]
读后感 这部《不便利的便利店》有两册,我所阅读的版本是繁体中文版。这部作品围绕着一间叫做ALWAYS的韩国便利店。每一篇章节都是一个角色的视角、际遇与想法。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烦恼与问题,就看他们如何解决了。 人际关系 人生就是关系,关系的根本就是沟通。只要能跟身旁的人交心,幸福其实离我们不远。一段好的关系绝不会从天而降,而是需要透过思考、判断及努力才能获得。 家人其实是人生这趟旅程中相遇的顾客,无论是贵宾还是不速之客,用对待客人的方式相处,就能避免彼此伤害。 人生 人生就是要不断解决问题。人生中的不便与困难被比喻成田野间的小别墅内一定会有杀虫剂怎么用也杀不完的小虫子,所以必须与它们共存。平安并非源自于问题彻底解决,而是源自于能够正视问题。人只要起床了就不会停在原地不动,而是会动,想尽办法前进。要是去在意别人怎么想,那就什么都做不成的。 人不是讨厌改变,而是讨厌被别人要求改变。所以我们不该要求对方改变,而是默默帮忙,静静等待对方主动改变。 总结 我觉得《不便利的便利店》的主题是救赎。故事中的人物在便利店里都觉醒了改善自己和生活的念头,并踏出脚步执行。就算是之前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自己肯改变,通常还是会被人所接受的。 第二册一开始我还以为老板娘已经过世了,继续读下去后才发现原来我错了。第一册的主人翁在第二册后半部有出现,不过作者并没在第二册详述他的际遇,而是留白让读者想象。 一言蔽之 人身在世就一定会碰到问题,选择逃避或是面对将会决定你的人生。 名句 评价 [usr 3] 对《不便利的便利店》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Review of Rethinking Investing Rethinking Investing contains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nvesting wisely and setting yourself on the right path to a secure financial future. You will also learn how to avoid the common errors that can ruin any financial […]
读后感 《马云:未来已来》是马云的内部讲话。马云想通过这本书和年轻人、创业者们以平等的视角一起讨论世界和未来。 EWTP (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 书中提到EWTP,所以我就去查阅了一下。EWTP是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的英文缩写,由马云在二零一六年的G20杭州峰会倡导。不过这个平台现在好像已经不复存在了,网站虽然还存在,最后更新已是在二零二二年了。 论创新和未来 冲击传统行业以及就业的是我们昨天的思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我们要为这个世界注入创新的基因,才会有未来。 未来变化无常,把握未来的最佳方法不是留住昨天或争取保持今天,而是开创未来。对未来的坚持不等于放弃今天,但如果不为未来而改变今天,我们就看不到属于我们的未来。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前瞻性的思考,为未来改革今天才有意义。年轻人更会开创未来,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未来。投资年轻人群体就是投资自己的未来。 马云当时认为未来会有五个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这些差不多都实现了。 论贸易 贸易是创造工作岗位的途径,是沟通的方式,绝非武器。贸易是用来解决商业问题的,不是用来解决政治问题的。他认为这个世界受益于开放,未来也应该受益于开放,世界必须走向越来越多的开放。 钱是越花越多的,不是省下来的,是靠投资、消费、享受刺激更大的创造财富的动力而获得的。人不能只是勤苦、节约地过一辈子,还要享受靠奋斗创造的物质生活。所有的创业者、创新者都要让自己的产品吸引别人,让产品引起别人购买的冲动和享受服务的冲动,这才是真正的消费经济的动力所在。 论商业 没有无所不能的企业和企业家,只有在人才发掘、价值创造、文化组织等传承机制上不断进步和突破,才有可能让企业和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无所不能。做企业的第一要素是像战士一样活着,战士上战场的第一要素,有时不是为了要赢,而是为了活着。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创业的两条原则:做自己最开心的事,从最容易的做起。要如何寻找商机?处理人们的不满,解决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机会。如果你像其他人一样去抱怨,你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总结 马云近几年鲜少露面,透过这本书可以了解他当时的想法。我们应该听他所讲,更要看他所为,因为做比说更重要。他所说的,大致上也是他所做的,所以可以算得上是言行一致。他提到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多是在思考自己的问题,而失败者则是一直在评价别人。遭遇失败时不应该怨天尤人,而是思考自身的不足之处,并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关于运气,他的见解是运气就是自己好的时候多想想别人,自己不好的时候多检查检查自己。 这本书其实有些侧重点一直重复着,毕竟马云在一些所选中的演讲的重点是一样的。其实马云本身经历了不少失败,不过他都没放弃,最后也获得了成功。只要坚持下去,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最后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一言蔽之 成功者必定时常自省,并且不把过错归咎于外力。 名句 评价 [usr 3] 对《马云:未来已来》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纸质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Review of Upstream The author wants to convince us that we should move upstream at personal, organization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He says that we can and should stop dealing with the symptoms of problems, again and again, and start fixing them […]
读后感 《零售心理战》是作者成功经营7-Eleven的经验之谈。作者希望读者读完后会感到选对和买对了这本书。 大众心理 谈到经营生意,那就需要摸清人性才有机会成功。作者在书中提到人们既有从众心理,也有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的自我意识。我深有同感,毕竟我自己也是如此,只要是人,应该都会有相同的心理。 除此之外,消费者经常会做出违背经济合理性的行为。人类始终不是机器,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顾客购买的是产品的价值,虽然低廉的价格也是一种价值,但顾客并不只关注低价,他们迫切想知道这一产品是否有购买价值等令人信服的理由,其最终目的在于合理化自身的消费行为。 经营本质 经营在紧跟潮流的同时也是在销售必定让消费者生腻的产品,或说是在制造一种让消费者对产品生腻的状况。商家和顾客如今的关系不再是单方面的,现代消费者需要确认双方是否能共享产品信息与价值观。 经营的关键是如何平衡保持坚定立场和加入新元素,亦即如何以长久的经营理念为基础,配合具有速效作用的元素,创造出畅销产品。经营时以高品质为纵轴,以便利性为横轴,挖掘出竞争对手未曾涉足的空白地带,实现企业的自我差异化。如果企业成长遇到瓶颈,作者建议试着确认问题是否来源于高品质和便利性的权衡战略。 就算自诩胜过同行,但如果得不到顾客的肯定,只能称为自我满足。当认定自己逊色于同行,紧随其他公司的步伐则容易陷入模仿的误区。这些都会疏远顾客。战略是寻求有盈利可能的差异化经营方式。第一眼就可发现有利可图的项目,任谁都会看穿,所以没必要参与其中。反之,多数人认为这肯定赚不到钱的项目则象征绝佳机会。 前定和谐 前定和谐是任何人都按照预定的过程前进发展,所有行动的结果也与预期无异。一旦陷入了固定模式的前定和谐,就无法满足顾客不断上升的要求。 所谓“为顾客着想”的论点不乏基于历史经验的思维定势与教条主义,而“站在顾客立场”考虑时,则常常必须舍弃身为卖枋的立场与过去的成功经验。“为顾客着想”的思维模式,最大的问题点在于偏离了顾客的真正需求。 虽然知道未来有机会获得高额的长期利益,但如果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才有真实感,那么人们的心理则倾向于低估长期利益,选择眼前的短期利益。为了避免思维停留在历史经验的延长线上徘徊不前导致卖方陷入市场的不毛之地,商家必须时刻保持战略性思维,对产品的特点做出权衡取舍。 畅销产品 要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就需要开发一款会让顾客在店铺购物时,内心会突然萌发出“我一直在寻找它”的潜在需求并因而产生购买意愿的产品。商家必需了解消费者心中通常都不会有明确需要的产品,所以就需要商家自己挖掘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刺激购买欲。 创造新事物、挑战新项目的时候,如果找不到现成的方法,就需要自己研究和开拓新道路;如果无法达成所有的必备条件,就去改变条件本身。 7-Eleven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产品备货齐全 二、鲜度管理 三、舒适整洁 四、亲切服务 总结 本书与我之前读过的《7-Eleven经营秘籍》和《零售的哲学》相似,不过我觉得《零售心理战》讲述了更多的具体事例和和作者的亲身经历。本书所探讨的主题是销售力,而所谓的销售力的原理非常单纯,只需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考虑并执行理所当然的事即可。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运气对事业的影响。事业的成功不仅依靠努力与能力,也会受到运气的影响。虽然运气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但通过突破历史经验与公认常识的挑战和努力,却能吸引一般情况下难以邂逅的好运气。就算有运气,但是没准备好,机遇也会擦身而过。 不为自己找借口,放手一搏,准备好即便失败也要坦然接受的思想觉悟,无畏地做好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倾尽所有力量。万一摔倒了就及时反省自身,然后再次发起挑战。我觉得书中的这句话就应该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一言蔽之 经营就是要在便利性和高品质间取得平衡,让消费者自愿掏出钱来。 名句 评价 [usr 3] 对《零售心理战》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纸质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English In 2024, I only managed to finish 17 books, below my target of 2 books per month. On average, I read 1.42 books/month. Out of the 17 books, 8 are English books. The books that I rated 3-star are Funny 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