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胜九败书籍封面
一胜九败书籍封面

介绍

《一胜九败》是UNIQLO创始人的自传。这本书由徐静波从日文翻译成中文。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给正在为前途而烦恼的读者提供一个打破困境的启迪。我想通过此书一窥Uniqlo的成功之道。



作者

柳井正是日本迅销有限公司(Fast Retailing)主席、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是优衣库(UNIQLO)品牌创始人。



内容

《一胜九败》有一篇前言、五篇章节和一章后记。

五篇章节是:

一)脱胎换骨

二)挑战与实践

三)企业转型

四)大家的优衣库

五)希望之芽

由于每一章里都有蛮多分节,我就不一一列出了。书中也有四篇附录(创业者十诫、经营者十诫、经营理念、Fast Retailing (迅销)株式会社的发展轨迹)。



读后感

《一胜九败》讲述了UNIGLO优衣库的起始以及作者在二十年前的愿景。优衣库是一间重视基本功能的时装专卖店。UNIGLO始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原本叫做UNICLO,机缘巧合下被改为UNIQLO沿用至今。

作者说企业并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生命体。它有它的生命期限和非常大的流动性,其永久存续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如果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它就会随时解散和消失。

生意人和经营者不同。生意人大多是指喜欢买卖商品这种商业行为方式的人,而经营者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制定严密的经营计划,带领企业迅速发展,最大限度提升企业效益。合格的经营者必须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经营者要有实践的亲身体验才能悟得,不是靠书本知识就可以培养的。

企业最高经营者的作用在于如何引导变革。合格的经营者必须能对自我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除此之外,领导应当及时教育下属,纠正下属的不良习惯。经营企业一定要建立信息系统,共享信息。信息是为了让人们记忆,而记忆是为了下一次的施行。

当公司规模不断壮大,员工人数也增多时,就会出现有不同想法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作各自事情的问题。如果这时还没有公司理念,这就是个制定公司理念的最好时机。让所有员工熟悉公司理念来解决各自为政的问题。作者深知促使人努力工作的最大动机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肯定,被人正确评价。

失败是生意的伴侣,两者形影相随,企业经营一定会经历一连串的失败。如果不正视眼前的失败或是将失败掩盖起来,企图从记忆中抹去失败,那只会重蹈覆辙。就像作者视为榜样的GAP、LIMITED都已经过时了。在旧的产业里,秉承逆向思考的思路,机会就越多。UNIGLO也经历了无数失败,就像是SPOQLO、FAMIQLO以及FR FOOD’S等。作者说要建成不会倒闭的公司,可以九败一胜,但不容许一蹶不振的失败。不过作者清楚成功也会变成孕育僵化、保守化、形式化、拖拉化的温床,所以并不把成功当作理所当然。

对付困难的良策是坦诚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自我变革的灵活性,该改变时就改变,一切顺势而为。做大事就要反复实践,不怕失败,一心向前,不断迎接挑战。当你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时,你想改变自己也改变不了了。

由于现代社会充斥各种信息,如果不会推销,商品再好也卖不出去。真正的广告是能让人们接受到信息,到达消费者的心里。广告宣传没有中间数值,要么是零分,要么是100分。

作者的经营理念是“商店为顾客而存在,企业与员工共繁荣”。他想让顾客像逛书摊卖杂志一样,轻松方便地购买价廉物美的休闲服。对顾客而言没有效果的工作都是无效的因为唯一和绝对的评价者,是市场和顾客。

作者曾在佳士客超市(Jusco),现为永旺集团(Aeon)工作过。他认为在卖场做生意的关键之一就是必须自己思考,自己做判断。他的经营原则之一是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支付相应的费用。

作者劝告读者要有远大目标,向着目标一步步地前进,不要追求稳定安逸的生活而停滞不前。他认为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一个劳动者最大的快乐。作者的创业者十诫的第一条是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这一点我不人同因为这不是会导致过劳死吗?我认为无论在什么阶段都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这本书是在二零零三年写的,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作者可以算得上是实现了他的愿景。我认为UNIGLO在接下来二十年将会有正面的发展。

一言蔽之:快字诀——以速度决胜,就算失败也要快速发现及止损,然后检讨原因,重新出发。



名句

  1. 现实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差错正是一个美丽故事的开始。
  2. 许多事情你不去做,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3. 没有实践相伴的思考,有纸上谈兵之嫌;而光做不思考,则更是一种愚昧。
  4. 在现实社会中,要得到百分之百公平、公正的评价也是很难的。
  5.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失败的成功。成功的背后必定有失败的影子。


评价

[usr 3]





对《一胜九败》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虾皮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电子书

点击这里购买纸质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Related Posts

零售的哲学:7-Eleven的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 铃木敏文

零售的哲学:7-Eleven的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 铃木敏文

Leckas
读后感 作者希望《零售的哲学》能够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方法,成为向新挑战迈出第一步的契机。 何谓经营? 经营就是不忘根本,踏实地向前迈进,只有凭借坚忍不拔的实干精神,才能在紧急关头迎接挑战,做出具有独创性的变革。经营绝对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个人的工作亦是如此,在尚不具备明确的根据时,最好不要公开宣布业绩目标。 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智慧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事业。开拓新事业必须具备认清核心重点的能力,在起步之初没有必要遵循完美主义。 经营肯定离不开会议,可是开会常常却让人觉得浪费时间。作者说会议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传达,只有把握听众的反应,进行双向的沟通,才能让会议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以消费者为先 判断一项事业是否具有可行性应该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以消费者的视点,深入考察是否“符合需求”。总的来说,就是站在顾客的立场来考虑,不是为顾客着想。 注重变化 萌发新商机的关键点在于从变化预测未来,环环相扣地思索应对变化的方法,如此循环往复。从变化中读懂“未来”,建立“假设”然后“执行”,再对结果进行“验证”来优化工作模式。作者提倡的工作步骤是“假设➡️执行➡️验证“。 事业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在于能否比别人早一步注意到变化,并找出有效应对的方法。关键点是常常变化的,所以才要注重变化。 成功的要素 当事业发展受阻时,怨天尤人是最轻松便捷的方法,但是轻松的背后即是停滞不前。只有正视自身的弱点,努力做出改善,并不断地向新目标发起挑战,才能脚踏实地地前进,得到稳步的成长。 实现机遇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经常主动研究现行的工作模式是不是处于最优状态)和思维力(深层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总结 《零售的哲学》道出了7-Eleven成功的原因。作者认为7-Eleven成功的原因是: 他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时刻保持发现问题的意识,制定出切中要点的初步假设。如果我们也把“假设➡️执行➡️验证”这个步骤带入工作或学习中,或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吧。 除了第一章和第八章外,每一章的结尾都有零售の哲学。这是章节的要点——短短三句话就是整章的精华了。 由于本书与我之前读过的《7-Eleven经营秘籍》类似,所以我就没给三星评价了。 一言蔽之...
Read More
简明日本史 – 陈勤

简明日本史 – 陈勤

Leckas
介绍 《简明日本史》是一本关于日本这个岛国的历史书。作者想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可把握又生动有趣的日本历史。最近我对历史非常感兴趣,见到这本书就决定读它了。 作者 陈勤是一名传媒学者,现任北京印刷学院教授。他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多家传媒出版机构担任策划人。他是中山大学历史学学士,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 内容 《简明日本史》共有一篇引言(日本与中国:最熟悉的陌生人)、八篇章节和一篇后记。 这八篇章节是一)日本人,你从哪里来?、二)以华为师 和魂汉才、三)武士的天空——幕府风云、四)明治维新 和魂洋才、五)日本帝国初成长、六)通往毁灭之路、七)以美为师 日本新生和八)日本失落了吗?。 每一章内有三至六节不等。 读后感 《简明日本史》叙述了日本从蒙昧野蛮、残暴变态的国家进化成文明开化的国家以及中日两国从师生到世仇再变为友好邻邦的历史过程。 日本人的起源地位于日本与北亚腹地之间的西伯利亚荒原。最早的日本先民(被称为绳文人)是从冰面上走到日本列岛的。 农耕文化是由后来的渡来人所带去的。 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完整体系包括“物哀”、“幽玄”和“侘寂“这三个理念。作者用中国古诗词来比喻这三个理念。“物哀”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幽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侘寂“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钓鱼岛以及台湾主权争议原来是由旧金山和约的第二条和第三条的相关规定引发的。 看着现在山明水秀的日本很难想象它也曾是个“山赤水浊”、城市弥漫着“七色空气”的“公害岛国”。可是日本最后却成功蜕变,成了现在干净宜居的模样。所以说正面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国家还是有机会转变的,只是需要付出努力。 日本能够如此快实现现代化主要是因为他们把专业的事情交给懂行的人去办。 作者认为日本真正的失落并非GDP不增长或负增长,而是长期持续的人口负增长和人口严重老龄化。如果人口结构无法改善,那日本将会真正失落。...
Read More
学做妙人 – 蔡澜

学做妙人 – 蔡澜

Leckas
介绍 《学做妙人》和《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一样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理念。既然之前读过作者的另一本书了,现在就看看这本书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不是和上一本一样。 作者 关于蔡澜的简介,你可以看这里。 内容 《学做妙人》有一篇序、三篇章节和一篇附录(访问自己)。 它的章节是: 一)人生配额 二)男人女人 三)学做妙人 读后感 《学做妙人》开头有多幅照片配以词句。这本书的序更是请得已故的金庸提笔。我将在这里讨论一些我觉得不错的课题。 作者认为人要多读书因为书读得愈多,人生的层次愈高。所谓学问,学学问问,就学会了,最怕不愿去学,不肯去问。 烦恼从何而来?源自自己或是别人。如果自己看得开,烦恼就不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出在周围的人身上。不过解决要靠的还是自己,毕竟要改变别人是很难的一件事。如果一时间解决不了,就记住这句话:一切烦恼,总会过的。 关于生活,作者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生活应该这么过:今天比昨天快乐,明天又要比今天充实。人总得向自然学习,最好临终之前,发出花香。人与人之间应该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这样世界才会美好。 好与坏随着年纪渐大而模糊了许多,不再是黑白分明,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这一点我赞同。随着年纪越大,灰色地带会越来越多,毕竟经历了很多事,看透了许多。不过我认为有些界限和原则还是不能轻易逾越的。 书中所收录的都是作者的随笔,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态度。蔡澜是个享乐主义派,不过他其实认为做人绝对是悲哀多过欢乐。我觉得这本书和《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传达出的信息一样。他活得洒脱,不过这种生活并不适合每个人吧? 一言蔽之:何为妙人?生活讲究,自得其乐者也。 名句 评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