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书籍封面
提问书籍封面

介绍

《提问》是作者以三十年的访谈经验所写出的一本关于提出问题的书。作者想要让读者提升提问的能力,从而改善自己的认知与沟通的品质。会选择这本书主要是想看看访谈主持人是如何选择问题和提问的技巧。



作者

杨澜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传媒企业家、慈善家。她曾赴美留学,获得国际事务硕士学位。她已经访问过全球超过七百多位人物。除此之外,作者也出了不少书籍。



内容

《提问》一共有一张序篇和二十五章。这些章节被分为十一个PART。

PART I 是提问之前,一共有四个章节。它们是驱动认知:好奇心、认知互动:提问力、案头功课:语言以及案头功课:非语言。

PART II是提问开启。这里的两章分别是暖场:破冰原则和关系原则。

PART III是场景化提问,由抵达——现实场景和重返——特定场景组成。

PART IV是共情时提问。这个部分有两章:共情于“共同”与共情于“共识”。

PART V是假设式提问。这个部分的两章是隐形假设提问和具象假设提问。

PART VI是转场式提问,也有两章。它们是转场:从连接词到关键词以及串场:从特写到特稿。

PART VII是阐述式提问。这里的两章是引文式阐述和类比式阐述。

PART VIII是质疑式提问,一共有三章。它们分别是质疑之“理”、质疑之“力”和质疑之“礼”。

PART IX是婉语式提问。这里的两章是禁区左右以及修复前后。

PART X是提问中的留白。它的两个章节是倾听中的沉默以及倾听中的反馈。

PART XI是结语式提问,一共有两章。这两章是提问暂停以及提问待续。

每一个PART的开头都有简介,介绍那个PART的内容。



读后感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甚至就是思维本身。人类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海绵式(被动获取结果)和淘金式(重视在获取过程中展开积极互动)。提问就是淘金式思维的工具之一。

提问其实就是一种沟通之道。作者说沟通技巧位居第一的是开口提问的勇气。好问题不仅能引导他人决策,也能帮助自我突破认知。作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提问的历史 。科学的兴起正是从承认无知,挑战已知开始。能够提出和对方交流的观点就是提问能力的体现。真正智慧的人,不一定知道所有的答案,但一定知道如何通过提问不断接近智慧。

提问是好奇心的体现。好奇可以分为两种:消遣性好奇(人类本能存在的)与认知性好奇(人类更高认知需求的好奇)。认知是双向过程,以提问的方式与自我、与他者、与世界有效互动,是实现自我认知,认知他者与外界的高阶沟通。倾听和认知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倾听中的反馈就是认知在互动中的动态推演。

任何谈话都包含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时间的长短松紧影响交谈节奏和重心。在采访和沟通中,随机应变与发挥固然重要,但是事先扎实的“功课”也是必需的。在访谈中正确开启暖场的模式首先是正确地称呼对方。我觉得在任何场景下正确的称呼是最基本的礼仪。作者提到在触及敏感问题后应该积极地修复和弥补去回馈被访者的信任。

每个人至少都会有一个自己擅长谈论的话题,所以只要找对话题就能和与人畅谈。如果真不知应该谈点什么的话,不错的话题包括天气、小孩和动物。不过适时闭嘴可能有时是最好的交流。其实很多时候,真实意图埋在字面意思的下面,需要仔细聆听才能了解。

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那就是选择合适的服饰,梳妆整齐,精神饱满,不仅是一种工作状态,也是进入工作状态的“必要仪式” 。这其实适用于任何工作,尤其是现在居家办公兴起的时代。

其实访谈和做广告非常相似,需要找亮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需要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就是刺破凡俗寻找惊奇。

作者认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问答。擅长提出高明问题的人也能在沟通中解决问题。所以《提问》这本书不止适合主持人,也适合我们这些普通人。正如作者所说,她志在提升我们的提问能力,也就是沟通能力,改善我们的认知。

让我感到有点意外的是作者在书里提到马来西亚。那是关于访谈马哈迪的一部分内容。我国能够被作者提起我觉得满荣幸的。



名句

  1. 所知越多,问题就越多。这就像一个圆圈,直径越大,接触的未知领域就越大。
  2. 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往往来自一个个不肯向常规就范的倔强的提问。
  3. 任何一种成功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
  4. 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选择”都与人生的非常时刻关联,而正是一次次选择勾连起了一个人的人生。
  5. 危机是阶段性,甚至是片刻的,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走出来的方式。


评价

[usr 3]





对《提问》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纪伊国屋书店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Related Posts

成衣王国的秘密:优衣库的经营哲学 – 杨宗勇

成衣王国的秘密:优衣库的经营哲学 – 杨宗勇

Leckas
介绍 自从我被优衣库的商品所吸引后,我就对这家服装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时,我当下就决定阅读它了。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优衣库的经营方式。 作者 杨宗勇是一名纵横商场的人物。他从一名推销员白手起家拼搏成为集团总裁,并兼任不同组织的职务。他的专业包括企业运营管理,风险投资咨询,营销战略策划以及投资理财策略分析指导。他还是赢销中国全国巡回演讲首席讲师,多年来培训足迹遍布全国,为数百家企业培训和教练。除此之外,他也写了不少关于商管与营销的书籍。 内容 《成衣王国的秘密》由一篇前言、七个章节和一篇附录组成。第一章是经营理念:顺应顾客的需求,更要创造顾客的需求。第二章关于产品追求:制造出所有人都可以穿的基本款衣服。第三章是定价策略:合理的价格,优秀的品质。第四章是卖场管理:所有正确答案都在店铺的销售第一线。第五章讲述商业模式:以成本为中心,推动效益最大化。第六章关于企业管理:理想的企业能够做到“全员经营”。最后一章是品牌营销:软性传播方式最自然。每个章节都阐述了五至六个主题。附录收录了柳井正的二十三条经营理念。 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优衣库的成功绝非侥幸,而是通过精益求精以及努力不懈获得的。柳井正的经营方式绝不是无的放矢,每一步棋都有它的涵义。除此之外,优衣库也不害怕失败,反而会从中汲取教训,并在跌倒的地方站起重新出发。 作者在每一章节都辅以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优衣库的经营理念。他在本书里讨论了优衣库在顾客需求、产品、定价、卖场管理、商业模式、企业管理以及品牌营销的经营方式。他对优衣库的经营方式大多是抱着赞赏态度,不过他也以自身经验指出优衣库有待改进的地方。 虽然本书的所有原则与理论都出自服装服饰业,可能不是所有行业都能套用,不过一些基础的经商法则是通用的。就以产品而论,企业应该创造以人为本的产品,这样才能创造出需求。另外,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也是所有企业必须下功夫的地方。如果能够做到像优衣库“全员经营”这样,那这个企业离成功应该也不远了。 名句 经营要顺应顾客的需求,创造顾客的需求。 想要让产品得到顾客和市场的接纳与认可,就应当坚持做以人为本的产品。 促销政策要全部透明,并提前告知顾客。 在企业管理的问题上,有四个因素是经营者不可忽视的,那就是“速度、干劲、革新和执行力”。 将企业利益与员工个人得失紧密结合在一起,员工才会产生共鸣并开始思考。 评价 [usr 2] 对《成衣王国的秘密》有兴趣?...
Read More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Leckas
介绍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由韦启昌从英文翻译成中文。这本书是写给父母和教师看的。我想看看上个世纪著名心理学家的育儿观。 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一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内容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有一篇译者序、十四篇章节和两篇附录。 章节依次为: 一)导言 二)人格的统一体 三)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四)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五)自卑情结 六)孩子的成长:防止自卑情结 七)社会感情及其发展的障碍 八)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应的对策 九)新的环境——对儿童的准备工夫的一种测试 十)孩子在学校 十一)外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十二)青春期和性教育...
Read More
华为员工准则 – 谭慧,宿春君

华为员工准则 – 谭慧,宿春君

Leckas
介绍 《华为员工准则》顾名思义就是华为员工的工作标准与行为规范。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本书呢?纯粹是因为我想看看华为是如何靠员工获得成功的。 作者 我并无法找到关于谭慧与宿春君的资料。所以,这篇书评就没有作者简介了。 内容 《华为员工准则》一共有十五卷和一篇前言。 第一卷是华为的基因:奋斗为本。第二卷是遥望北斗:看多远,华为就能走多远。第三卷是华为的宿命,你的使命。第四卷为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第五卷是自主学习:只选拔,不培养。第六卷为务实:在渐变中质变。第七卷叫做企业文化:认同,然后执行。第八卷是在主动中领先。第九卷是能力至上:只有“院土”,没有院士。第十章为孤独的人走不了天涯。第十一章是站在客户、同事、公司的角度思考。第十二卷是自我变革。第十三卷叫做时刻充满正能量。第十四卷是华为基本法。第十五卷有两个标题,分别是华为公司人事管理制度以及华为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到第十三卷里每卷都被分为五至六章。每章开头都有一段任正非讲话的原稿节选,正文则提炼讲话精神,并配以案例或分析解读。章节末还有行动准则,分条列项地总结了职场员工具体的学习、操作方式。 第十四卷开始是华为员工准则的条条框框,章节数目与前面的十三卷会有点不一样。 读后感 《华为员工准则》全面解读华为员工守则精神,讲述华为人实干、奋斗、奉献的精神,以及学习、工作、成功的策略。 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是华为人的灵魂。不过华为的务实并不是单纯地苦干,而是一边抬头看路,一边勤奋赶路。做事不能只下苦工,要三分苦加上七分巧才能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以华为的员工准则才会这么详细。华为要求员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犯错是创造性思考必要的副产品,不要害怕失败,从中学习。不过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就不可原谅了。只有正视错误,才能从错误中得到价值。 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员工应该满足客户的需求。那客户都有些什么需求呢?客户的需求有三:实惠的价格、过硬的质量、及时完善的服务水平。所以华为要求员工在这三个方面上多加努力。 除了华为,作者在书中也以其它公司做例子来解读一些准则。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华为对员工的要求真的很高,而且饭碗并不是打不破的。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努力充实自己,那在华为应该是混不下去的。这就是华为如何善用人才壮大企业的方程式了。 名句 惶者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 主动地投入工作中,视平凡的工作为毕生的事业,把普通、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你就从平凡走向了卓越。 让成功变为现实的往往不是现实,而是心态。 认错是一种态度问题,少犯错则是一种能力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