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零售心理战: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 铃木敏文
非文学 / 18th January 2025

读后感 《零售心理战》是作者成功经营7-Eleven的经验之谈。作者希望读者读完后会感到选对和买对了这本书。 大众心理 谈到经营生意,那就需要摸清人性才有机会成功。作者在书中提到人们既有从众心理,也有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的自我意识。我深有同感,毕竟我自己也是如此,只要是人,应该都会有相同的心理。 除此之外,消费者经常会做出违背经济合理性的行为。人类始终不是机器,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顾客购买的是产品的价值,虽然低廉的价格也是一种价值,但顾客并不只关注低价,他们迫切想知道这一产品是否有购买价值等令人信服的理由,其最终目的在于合理化自身的消费行为。 经营本质 经营在紧跟潮流的同时也是在销售必定让消费者生腻的产品,或说是在制造一种让消费者对产品生腻的状况。商家和顾客如今的关系不再是单方面的,现代消费者需要确认双方是否能共享产品信息与价值观。 经营的关键是如何平衡保持坚定立场和加入新元素,亦即如何以长久的经营理念为基础,配合具有速效作用的元素,创造出畅销产品。经营时以高品质为纵轴,以便利性为横轴,挖掘出竞争对手未曾涉足的空白地带,实现企业的自我差异化。如果企业成长遇到瓶颈,作者建议试着确认问题是否来源于高品质和便利性的权衡战略。 就算自诩胜过同行,但如果得不到顾客的肯定,只能称为自我满足。当认定自己逊色于同行,紧随其他公司的步伐则容易陷入模仿的误区。这些都会疏远顾客。战略是寻求有盈利可能的差异化经营方式。第一眼就可发现有利可图的项目,任谁都会看穿,所以没必要参与其中。反之,多数人认为这肯定赚不到钱的项目则象征绝佳机会。 前定和谐 前定和谐是任何人都按照预定的过程前进发展,所有行动的结果也与预期无异。一旦陷入了固定模式的前定和谐,就无法满足顾客不断上升的要求。 所谓“为顾客着想”的论点不乏基于历史经验的思维定势与教条主义,而“站在顾客立场”考虑时,则常常必须舍弃身为卖枋的立场与过去的成功经验。“为顾客着想”的思维模式,最大的问题点在于偏离了顾客的真正需求。 虽然知道未来有机会获得高额的长期利益,但如果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才有真实感,那么人们的心理则倾向于低估长期利益,选择眼前的短期利益。为了避免思维停留在历史经验的延长线上徘徊不前导致卖方陷入市场的不毛之地,商家必须时刻保持战略性思维,对产品的特点做出权衡取舍。 畅销产品 要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就需要开发一款会让顾客在店铺购物时,内心会突然萌发出“我一直在寻找它”的潜在需求并因而产生购买意愿的产品。商家必需了解消费者心中通常都不会有明确需要的产品,所以就需要商家自己挖掘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刺激购买欲。 创造新事物、挑战新项目的时候,如果找不到现成的方法,就需要自己研究和开拓新道路;如果无法达成所有的必备条件,就去改变条件本身。 7-Eleven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产品备货齐全 二、鲜度管理 三、舒适整洁 四、亲切服务 总结 本书与我之前读过的《7-Eleven经营秘籍》和《零售的哲学》相似,不过我觉得《零售心理战》讲述了更多的具体事例和和作者的亲身经历。本书所探讨的主题是销售力,而所谓的销售力的原理非常单纯,只需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考虑并执行理所当然的事即可。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运气对事业的影响。事业的成功不仅依靠努力与能力,也会受到运气的影响。虽然运气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但通过突破历史经验与公认常识的挑战和努力,却能吸引一般情况下难以邂逅的好运气。就算有运气,但是没准备好,机遇也会擦身而过。 不为自己找借口,放手一搏,准备好即便失败也要坦然接受的思想觉悟,无畏地做好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倾尽所有力量。万一摔倒了就及时反省自身,然后再次发起挑战。我觉得书中的这句话就应该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一言蔽之 经营就是要在便利性和高品质间取得平衡,让消费者自愿掏出钱来。 名句 评价 对《零售心理战》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纸质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零售的哲学:7-Eleven的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 铃木敏文
非文学 / 3rd July 2024

读后感 作者希望《零售的哲学》能够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方法,成为向新挑战迈出第一步的契机。 何谓经营? 经营就是不忘根本,踏实地向前迈进,只有凭借坚忍不拔的实干精神,才能在紧急关头迎接挑战,做出具有独创性的变革。经营绝对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个人的工作亦是如此,在尚不具备明确的根据时,最好不要公开宣布业绩目标。 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智慧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事业。开拓新事业必须具备认清核心重点的能力,在起步之初没有必要遵循完美主义。 经营肯定离不开会议,可是开会常常却让人觉得浪费时间。作者说会议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传达,只有把握听众的反应,进行双向的沟通,才能让会议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以消费者为先 判断一项事业是否具有可行性应该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以消费者的视点,深入考察是否“符合需求”。总的来说,就是站在顾客的立场来考虑,不是为顾客着想。 注重变化 萌发新商机的关键点在于从变化预测未来,环环相扣地思索应对变化的方法,如此循环往复。从变化中读懂“未来”,建立“假设”然后“执行”,再对结果进行“验证”来优化工作模式。作者提倡的工作步骤是“假设➡️执行➡️验证“。 事业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在于能否比别人早一步注意到变化,并找出有效应对的方法。关键点是常常变化的,所以才要注重变化。 成功的要素 当事业发展受阻时,怨天尤人是最轻松便捷的方法,但是轻松的背后即是停滞不前。只有正视自身的弱点,努力做出改善,并不断地向新目标发起挑战,才能脚踏实地地前进,得到稳步的成长。 实现机遇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经常主动研究现行的工作模式是不是处于最优状态)和思维力(深层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总结 《零售的哲学》道出了7-Eleven成功的原因。作者认为7-Eleven成功的原因是: 他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时刻保持发现问题的意识,制定出切中要点的初步假设。如果我们也把“假设➡️执行➡️验证”这个步骤带入工作或学习中,或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吧。 除了第一章和第八章外,每一章的结尾都有零售の哲学。这是章节的要点——短短三句话就是整章的精华了。 由于本书与我之前读过的《7-Eleven经营秘籍》类似,所以我就没给三星评价了。 一言蔽之 要获得成功需要用对方法。 名句 评价 对《零售的哲学》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纸质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7-Eleven经营秘籍 – 铃木敏文
非文学 / 5th July 2023

介绍 《7-Eleven经营秘籍》是日本7-Eleven创办人所写的经验之谈。这本书由王猛和程慧从日文翻译成中文。作者在本书分享了自己面对失败的方式。我一直很好奇日本和马拉西亚的7-Eleven为什么不一样,就想通过此书寻找答案。 作者 铃木敏文是日本企业家,曾担任日本7&I控股公司、伊藤洋华堂、日本7-Eleven等公司的代表取缔役会长与首席执行官,也担任日本中央大学理事长。 内容 《7-Eleven经营秘籍》有一篇前言(通往未来,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六篇章节和一章结语。 六篇章节是: 一)努力并顺其自然坚持下来 二)培养跳跃式思维,创造从“无”到“有” 三)与其寻找做不到的理由,不如思考一下实现的方法 四)“工作的分母”不是商家,而是顾客 五)将顾客的需求作为判断标准,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 六)看穿事物的本质,顺利推进工作 每一章里都有三到六个分节,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7-Eleven经营秘籍》回顾了作者的生平,并重点讲述了作者是如何创立日本7-Eleven便利店的。作者持续工作了六十年直到二零一六年,而7-Eleven是日本第一家连锁便利店,更是世界第一家将POS运用于营销工作的公司。 作者认为要发挥出真正的力量,那应当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认为非常重要,并一直依附于此的东西实际上仅仅是一种自我认知。如今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未来为导向,不拘泥于过去和现在。如果今天做和昨天同样的事情,明天再次重复,在习惯于轻松的时候,也将在市场的变化中被淘汰出局。但是他也提醒任何改革都是有相应成本的。 虽然很难轻易忘掉工作中出现的失败和失误,但如果过于纠结失败和失误,囿于其中则难以前进。作者劝导要尽早忘却,向前迈出一步,面对下一次挑战。失败后如果能转换成全新的视角,重新挑战,就可以获得新的机遇,创造新的事物。社会上的不便和不满是创造新事物或开始新事业的机遇。创造新事物其实并不是创造了什么,而是从现有世界上的众多事物中发现某些东西,在此基础上尝试将这些事物与创造联系起来。 在尝试进行某种挑战的时候,人类本能地就会希望事情能够获取成功,所以内心会出现不能失败的想法。可是这样的话就会在潜意识中倾向于不打破常规,很难摆脱过去经验的影响。如果开始就认为会失败,那么自然就不会进行新的挑战;如果尝试挑战时认为不能失败的话,也就不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挑战。由于最初的时候不是所有条件都完美无缺,所以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会取得成功。如果心里想着即便失败了,马上忘掉,重新开始,就可以将思维投射到未来。在无数次挑战中,如果一次取得成功,那么就认为这次取得了成功,下次继续尝试挑战,这样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 在做出判断的时候,重要的是判断的标准。不过事情直接涉及个人利益时,人的判断标准就会变得模糊不清。毕竟每个人都会无意识地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立场。人具有两副相互矛盾的面孔:一面是认为某件事有去做的价值的话,即便非常困难,也会尝试挑战,将事情圆满完成;另一面就是本能地试图保护自己。 作者和我一样是属于怕麻烦的类型,他也有面对人的恐惧症,不过大部分症状都被他克服了,除了怕见生人,尤其是一对一的情况。 马来西亚的7-Eleven和日本的7-Eleven如此不同或许是因为没有得到日本7-Eleven的精髓吧。作者认为顾客的心理可以定位为任性,而他获的成功的原因是以未来为起点进行思考以及站在顾客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时候,紧紧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本书提到了很多关于程序以及顾客的观点,可是却没什么提到员工。 一言蔽之:不要说都是为顾客好,而是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他们要的是什么。 名句 评价 对《7-Eleven经营秘籍》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虾皮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电子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