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轻松读:逻辑思维封面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封面

介绍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是一本由日文翻译至中文的商业书籍,中文译者为张雯。我是被逻辑思维所吸引,想要看看这本书如何教导逻辑思考。另外一方面则是被书籍封面的可爱大象所迷倒。



作者

关于嶋(dǎo)田毅的资料在谷歌上找到的都是日文,我只能引用亚马逊关于作者的简介了。嶋田毅是GLOBIS出版局长兼编辑长,亦是GLOBIS商学院教授。他曾在战略系管理顾问企业以及外资系理化学仪器生产商工作。他也出版了不少有关商业管理的书籍。



内容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一共有五篇章节,外加一篇前言与后记。

第一章是理清条理,有逻辑地思考。这一章讨论五个要点,里面介绍了逻辑思维的基础动作。

第二章是加快思考速度的思考方法,共有六个主题。作者在这里介绍了物种模式。

第三章是利用框架来节约时间和精力,探讨八个要旨。这个章节介绍了商务场景中的常用框架。

第四章为打造具有说服力的主张,由六个分章组成。这里教导如何提出明确的意见。

第五章是抓住问题本质,得出解决方案。这一章有四个主题,介绍的是如何有效解决问题。

第一至第三章是关于逻辑思维的基础,而第四和第五章则是实践篇。



读后感

这本书其实是为日本人所写的,不过逻辑思维在哪都能使用,所以并不存在地域偏差。作者的目标读者是商务人士,所以例子都是商业个案。

据作者所述,逻辑思维只有四条基本原则:

1. 将结论明确为“是/否”

2. 通过“因为”“所以”来思考

3. 结合事实

4. 切中论点,顾及整体平衡

只要能掌握并奉行这四个原则,那就能在商场上纵横了。不过要如何才能掌握逻辑思考呢?那就要靠多多练习,把它培养成习惯了。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很多技巧,而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应用自如的,所以他建议读者在生活中,不一定是要在商务场合上,不断使用这些技巧来进行锻炼,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书中提到的检验假说其实就是在实验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设定一个假说,然后在寻找证据看看假说会不会被推翻。想必有做过科学实验的人对此并不陌生吧。

作者认为判断是否事实的最终判定标准,在于“是否有足够让他人认同的逻辑依据”。所以能够以逻辑说服他人就是我们需要达到的境界了。要做到这个地步,关键在于必须通观全局、在没有遗漏重要论点的情况下做出判断。

除此之外,在商业活动中逻辑思维不需要百分百的精致,毕竟商业环境瞬息万变,而且推动业务进度才是重中之重。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在掌握了公司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每次都能准确地提示出“现在应该讨论什么”。

这本书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一些分章里竟然有问答环节(Q&A),这是不常见的。总的来说,这本书符合了它“轻松读”的标题。内容并不繁冗,并且加插了不少例子,让读者能够了解书里的知识。不过了解归了解,作者也说了在实践上并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所以要不断练习。一旦把逻辑思考变成了一种习惯,想必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了。



名句

  1. 以事实为依据展开的论证,无论讨论得多充分,只要结论不明确,都毫无意义。
  2. 无论逻辑多扎实,在商业中都不存在“绝对”二字,而且没有人能完美预测未来的经营环境。
  3. 你不仅需要得到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认同和共鸣。
  4. 但在商务场合中,每一句发言都必然包含着某些目的。
  5. 人类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同,掌握同样的信息,而这常常成为误解的根源。


评价

[usr 2]





对《MBA轻松读:逻辑思维》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从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购买的电子书。我尝试在网上搜索马来西亚何处有贩卖这本书籍,可惜无功而返。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出售这本书籍的话,请在下面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Related Posts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从零到百万订阅,靠知识变现的成功法则 – 好叶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从零到百万订阅,靠知识变现的成功法则 – 好叶

Leckas
介绍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的宗旨是为读者提供方法来制作高价值的内容。我因为无意间接触到好叶的YouTube频道并对他的成功非常敬佩,所以就想看看他是怎么成功的。 作者 好叶是一名YouTuber,所经营的频道<Better Leaf好叶>拥有超过百万订阅者。 内容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由一篇前言(不幸就是最大的幸运)、七篇章节和一篇后记(好叶,陪你一起学习学校没教的知识!)组成。 这些章节是一)如何达到所谓的「成功」?、二)网络创业,人人有机会、三)YouTube新手上路指南、四)YouTube频道加速成长攻略、五)如何扩大品牌影响力?、六)如何不轻易放弃创业?、七)从零迈向财富自主的关键。 每一章都有重点回顾,列下了章节的要点。 读后感 《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维》所讨论的虽然是如何经营YouTube,但它其实可以算是一本成功学书籍。作者在书中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并写下了可以让读者实行的步骤来获取成果。 其实作者的早期生活可以算得上是不幸,他自己也对此深信不疑。不过他后来发现所谓不幸的事情其实都是自己为它贴上的标签。其实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他过后习得与其抱怨,不如感谢这个道理,并摆脱了受害者心态。 两个令他获益匪浅的心理工具是视觉化和自我肯定。视觉化要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否则就无效了。自我肯定则是练习用言语的力量把自己塑造成想要成为的人。 成功由自己定义,不需和别人比较,也不需太过在意别人的意见。总是迎合别人的意思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实现怎么样的人生。 在商业世界里,文凭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事你的能力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找,愿不愿意去尝试,找到后去善用它来帮助实现自己要做的事。 人类的两大驱动价值就是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抓住这两个驱动价值,使用理据、方法、经验来提供具有价值和说服力的产品。人类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而你的经验就是一种故事,就像作者在书中写出了他的经历一样。 作者建议大家应该终身学习。多阅读、多学习,脑中的知识可以被连接、结合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和《读懂一本书》的道理如出一辙。书中提到的好几本书我都已经读过,这些书有卡内基《人性的弱点》、史蒂芬·柯维《与成功有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以及罗伯特·清崎《穷爸爸,富爸爸》。 好叶认为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一个迷宫。如果遇到了一个死胡同,要学会倒退。选择需要勇气,放弃也一样。我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读了这本书,我发现他的成功不是单靠运气而已,而是在付出了很多努力后获得幸运女神的眷顾而有这个成就的。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连成功的条件都没有,而努力的定义就在于你有没有付出非凡人会付出的行动。 名句 评价...
Read More
7-Eleven经营秘籍 – 铃木敏文

7-Eleven经营秘籍 – 铃木敏文

Leckas
介绍 《7-Eleven经营秘籍》是日本7-Eleven创办人所写的经验之谈。这本书由王猛和程慧从日文翻译成中文。作者在本书分享了自己面对失败的方式。我一直很好奇日本和马拉西亚的7-Eleven为什么不一样,就想通过此书寻找答案。 作者 铃木敏文是日本企业家,曾担任日本7&I控股公司、伊藤洋华堂、日本7-Eleven等公司的代表取缔役会长与首席执行官,也担任日本中央大学理事长。 内容 《7-Eleven经营秘籍》有一篇前言(通往未来,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六篇章节和一章结语。 六篇章节是: 一)努力并顺其自然坚持下来 二)培养跳跃式思维,创造从“无”到“有” 三)与其寻找做不到的理由,不如思考一下实现的方法 四)“工作的分母”不是商家,而是顾客 五)将顾客的需求作为判断标准,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 六)看穿事物的本质,顺利推进工作 每一章里都有三到六个分节,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7-Eleven经营秘籍》回顾了作者的生平,并重点讲述了作者是如何创立日本7-Eleven便利店的。作者持续工作了六十年直到二零一六年,而7-Eleven是日本第一家连锁便利店,更是世界第一家将POS运用于营销工作的公司。 作者认为要发挥出真正的力量,那应当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认为非常重要,并一直依附于此的东西实际上仅仅是一种自我认知。如今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未来为导向,不拘泥于过去和现在。如果今天做和昨天同样的事情,明天再次重复,在习惯于轻松的时候,也将在市场的变化中被淘汰出局。但是他也提醒任何改革都是有相应成本的。 虽然很难轻易忘掉工作中出现的失败和失误,但如果过于纠结失败和失误,囿于其中则难以前进。作者劝导要尽早忘却,向前迈出一步,面对下一次挑战。失败后如果能转换成全新的视角,重新挑战,就可以获得新的机遇,创造新的事物。社会上的不便和不满是创造新事物或开始新事业的机遇。创造新事物其实并不是创造了什么,而是从现有世界上的众多事物中发现某些东西,在此基础上尝试将这些事物与创造联系起来。 在尝试进行某种挑战的时候,人类本能地就会希望事情能够获取成功,所以内心会出现不能失败的想法。可是这样的话就会在潜意识中倾向于不打破常规,很难摆脱过去经验的影响。如果开始就认为会失败,那么自然就不会进行新的挑战;如果尝试挑战时认为不能失败的话,也就不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挑战。由于最初的时候不是所有条件都完美无缺,所以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会取得成功。如果心里想着即便失败了,马上忘掉,重新开始,就可以将思维投射到未来。在无数次挑战中,如果一次取得成功,那么就认为这次取得了成功,下次继续尝试挑战,这样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 在做出判断的时候,重要的是判断的标准。不过事情直接涉及个人利益时,人的判断标准就会变得模糊不清。毕竟每个人都会无意识地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立场。人具有两副相互矛盾的面孔:一面是认为某件事有去做的价值的话,即便非常困难,也会尝试挑战,将事情圆满完成;另一面就是本能地试图保护自己。...
Read More
一往无前 – 范海涛

一往无前 – 范海涛

Leckas
介绍 《一往无前》是一部关于小米公司成长的传记。它记录了小米自二零一零年创业以来的经历。这本书的核心是记录、总结、复盘和反思小米过去十年的经验。我读这本书是为了了解雷军到底是如何带领小米获得现在的成就。 作者 范海涛是一位传记作家。她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修读口述历史专业。除了这本书,她也出版了另三本书。 内容 《一往无前》有一篇由雷军所写的推荐序(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小米10年再出发)、一篇前言(小米10年,生而逢时)、十一篇章节和一篇后记(迈向下一个10年)。十一篇章节被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小米的诞生与崛起,一共有五章。这五章分别是雷军的重新出发、为发烧而生、新物种诞生、高歌猛进和生态链起航。 第二部分是在忧患中前行,由三章组成。这些章节是手机登顶和隐忧初现、低谷到来,危机初现以及狂风暴雨中的一年。 第三部分是最年轻的世界500强。这里的三篇章节为逆转而上、一波三折的上市之旅和新时代,新征程。 读后感 《一往无前》是作者以一年的时间采访了百余名小米高管和员工,做了两百个小时的口述历史和采访记录所写出的非虚构书籍。作者记录了小米自创业以来至二零二零年的十年历程。 小米的信条是“感动人心,价格厚道。”它的三大业务是手机、IoT生活消费产品以及互联网服务。这本书讲述了小米作为一间公司地跌宕起伏,而作者总结小米的崛起是人的命运、时代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产物。时机与运气也成就了像小米一样在这个时代崛起的很多企业。不过人力资本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如果小米没有雷军的话,或许它不会达到现在的高度了。作者毫不避讳地说这也是一个关于中国崛起的故事。 书中引用了不少书籍的内容来更好地阐述一些观点。由于这是一本官方授权的传记,所以里面的内容都比较正面。除此之外,作者也赋予了这本书充足的故事性,所以读起来不会沉闷。书中有很多关于创业的知识。虽然《一往无前》的内容是关于科技行业,但我觉得里面的一些知识应该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名句 一切的机遇,向来只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评价 [usr 3] 对《一往无前》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在中国亚马逊Kindle书店购买的。如果你知道马来西亚哪里有出售本书的话,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谢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