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员工准则书籍封面

介绍

《华为员工准则》顾名思义就是华为员工的工作标准与行为规范。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本书呢?纯粹是因为我想看看华为是如何靠员工获得成功的。



作者

我并无法找到关于谭慧与宿春君的资料。所以,这篇书评就没有作者简介了。



内容

《华为员工准则》一共有十五卷和一篇前言。

第一卷是华为的基因:奋斗为本。第二卷是遥望北斗:看多远,华为就能走多远。第三卷是华为的宿命,你的使命。第四卷为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第五卷是自主学习:只选拔,不培养。第六卷为务实:在渐变中质变。第七卷叫做企业文化:认同,然后执行。第八卷是在主动中领先。第九卷是能力至上:只有“院土”,没有院士。第十章为孤独的人走不了天涯。第十一章是站在客户、同事、公司的角度思考。第十二卷是自我变革。第十三卷叫做时刻充满正能量。第十四卷是华为基本法。第十五卷有两个标题,分别是华为公司人事管理制度以及华为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到第十三卷里每卷都被分为五至六章。每章开头都有一段任正非讲话的原稿节选,正文则提炼讲话精神,并配以案例或分析解读。章节末还有行动准则,分条列项地总结了职场员工具体的学习、操作方式。

第十四卷开始是华为员工准则的条条框框,章节数目与前面的十三卷会有点不一样。



读后感

《华为员工准则》全面解读华为员工守则精神,讲述华为人实干、奋斗、奉献的精神,以及学习、工作、成功的策略。

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是华为人的灵魂。不过华为的务实并不是单纯地苦干,而是一边抬头看路,一边勤奋赶路。做事不能只下苦工,要三分苦加上七分巧才能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以华为的员工准则才会这么详细。华为要求员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犯错是创造性思考必要的副产品,不要害怕失败,从中学习。不过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就不可原谅了。只有正视错误,才能从错误中得到价值。

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员工应该满足客户的需求。那客户都有些什么需求呢?客户的需求有三:实惠的价格、过硬的质量、及时完善的服务水平。所以华为要求员工在这三个方面上多加努力。

除了华为,作者在书中也以其它公司做例子来解读一些准则。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华为对员工的要求真的很高,而且饭碗并不是打不破的。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努力充实自己,那在华为应该是混不下去的。这就是华为如何善用人才壮大企业的方程式了。



名句

  1. 惶者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
  2. 主动地投入工作中,视平凡的工作为毕生的事业,把普通、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你就从平凡走向了卓越。
  3. 让成功变为现实的往往不是现实,而是心态。
  4. 认错是一种态度问题,少犯错则是一种能力问题。
  5. 外延的扩张依赖于内涵的做实,机会的捕捉取决于事先的准备。


评价

[usr 2]





对《华为员工准则》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从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购买的电子书。我尝试在网上搜索马来西亚何处有贩卖这本书籍,可惜无功而返。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出售这本书籍的话,请在下面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Related Posts

海底捞你学不会 – 黄铁鹰

海底捞你学不会 – 黄铁鹰

Leckas
读后感 《海底捞你学不会》是一本关于海底捞发迹的书籍。作者通过访谈其创始人以及员工来找出它的成功之道。 以人为本 制度与流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压抑了人性,因为制度与流程忽略了执行者最值钱的部分——大脑。大脑能创造、能解决流程与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监督不是管理,员工最值钱的是大脑,雇佣员工的双手是最笨的。 人与组织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离开一个组织是因为要离开某些人,加入一个组织也是因为某些人。海底捞初创时期就非常重视员工,使得留下来的员工都甘心为海底捞付出一切心力。 管理方法 权利不管有没有监督都会被滥用,只不过滥用的程度不同。好的管理以激励为主,监控为辅,让大部分员工感受到被信任,这样管理才会事半功倍。坏的管理则以监控为主,激励为辅,用防贼的方式监控员工。这样士气自然就低,管理就事倍功半。创新和成就感可以提升员工积极性,但是必须采用适当的方式。 做餐馆标准化重要,但是好的服务是没法标准化的。客人不同,需求自然就不同,感动客人的方法就不完全一样。自己企业的病,只能自己治。 总结 《海底捞你学不会》说出了海底捞员工的故事和张勇的生平以及爱恨情仇。作者通过一些人物的故事带出了海底捞的成功之道。说到底海底捞服务差异化战略核心是只按能力,不按资历和学历的晋升制度。不过随着海底捞的发展,它还能不能够维持如此好的成绩呢? 顺带一提,张勇现已经移民至新加坡,国籍不再是中国了。张勇能够用人不疑,是个走极端的人,或许这就是海底捞成功的钥匙了。 一言蔽之 海底捞早期能够获取成功离不开创始人张勇。 名句 评价 [usr 3] 对《海底捞你学不会》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Read More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吴思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吴思

Leckas
介绍 《潜规则》探讨了中国古代官场的陋规。这一本书是二零零九年的修订版。我想看看作者笔下的潜规则到底是什么。 作者 吴思是一名中国作者与记者。他曾在《农民日报》和《炎黄春秋》任职。 内容 《潜规则》由自序(关于“潜规则”和这本书)、正编、杂编和附录组成。 正编有十四篇章节。章节为一)身怀利器、二)老百姓是个冤大头、三)第二等公平、四)当贪官的理由、五)恶政是一面筛子、六)皇上也是冤大头、七)摆平违规者、八)论资排辈也是好东西、九)新官堕落定律、十)正义的边界总要老、十一)官场传统的心传、十二)晏氏转型、十三)崇祯死弯、十四)有关潜规则的定义。 杂编只有五篇章节,分别是一)笑话天道、二)古今中外的假货、三)我们的人格理想、四)理解迷信、五)代后记:农民与帝国。 本书的两篇附录是《新周刊》:潜规则十周年专访吴思和吴思《洋人的“权利”,我们的“分”》(提要)。 读后感 潜规则是基于趋利避害的现实计算,并不是道德善恶问题,而是大多数人处于一种利害格局中的寻常或者叫正常的行为。它存在于各种正式规定的制度之外,是实际存在的一个不成文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 潜规则的诞生应该是因为官吏所掌握的合法祸害能力太过强大,而百姓的力量又太弱小的缘故。它能够用博弈论来解释。双方的行为相互影响,各自的得失还要取决于对方的策略。收买的结局对双方都有利,对抗于双方都是有风险的。 帝国制度把常人的弱点和毛病培育成全国性的灾难,而潜规则又把帝国推向灭亡。可是古代中国却始终走不出这个循环。无论帝皇怎么禁止贪污,贪官污吏还是比比皆是,更何况有些皇帝是造就腐败官吏的推手?不过作者认为帝国制度是当时最有效的国家管理制度,所以才存在了这么长的时间。 书中提到公务员偷懒是举世公认的,是追求闲暇效用的最大化的结果。希望这在将来不再成立。作者也认为市场机制不能摆平个人眼前利益和团体长远利益的冲突,能做到的只有法律道德宗教之类。迷信也是因为现实中善未必有善报,恶也未必有报应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一个精神支柱或是行为标准来约束,或许所有人都会作恶吧? 《潜规则》点出了历史中一些让我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像是为什么大多数朝廷命官都会贪污。潜规则在当世依旧无法被完全消灭,不过因为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多事已经无法被掩盖,加上民众对自身权利的觉醒,希望潜规则在将来会被消除。 名句 不同动物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透过不同眼镜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拉关系走后门,巴结讨好分肥,乐此不疲者满世界都是。 定义不过是一块垫脚石,彼岸莽莽社会丛林中的真实生态,才是真正要紧的关注对象。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Read More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 – 那个黄同学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 – 那个黄同学

Leckas
介绍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是一本以文字和插图介绍枪械历史的图书。我是因为想要暂时从育儿书籍中抽离出来而选择这本书的。 作者 那个黄同学本名黄哲,是一名知名军事、历史漫画家,二战历史爱好者,“考据控”。 内容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有一篇序言和十九篇章节。 这些章节依次为:世间谁人不知它——Kar98k半自动步枪、了不起的M1加兰德、看不见的魔鬼:狙击步枪、手枪简史及转轮手枪的发展、改变历史的勃朗宁手枪、史上首款机枪:加特林机枪、死神镰刀:马克沁重机枪、抗日战场上的轻机枪之战、魔鬼的电锯:MG34/42通用机枪、走上战场的冲锋枪、罪恶帮凶:MP38/40冲锋枪、反恐利器:MP5冲锋枪、现代突击步枪鼻祖:STG44、步枪之王:AK47突击步枪、小口径突击步枪先驱:M16突击步枪、枪炮合一:榴弹发射器、战壕扫帚:霰弹枪、现代甲胄:防弹衣与头盔、令人大开眼界的“间谍武器”。 读后感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书中讲解了兵器的发展历程,并配有兵器结构图与其发明者的逸闻趣事。这本书所介绍的全是枪械,囊括了从美国内战到现代的发明。这本书不长,而且也非常易读,可以增长读者对枪支的了解。不过这知识应该不会非常有用,毕竟只有少数人是和枪支打交道的。 名句 国无防不立,国无防不安。 评价 [usr 2] 对《黄同学漫画兵器史》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在中国亚马逊Kindle书店购买的。如果你知道马来西亚哪里有出售本书的话,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谢谢。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