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咖啡书籍封面
不只是咖啡书籍封面

介绍

正如书名,这是一本关于星巴克经营方式的书籍。对于星巴克的成功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非常有兴趣了解它的成功之道。



作者

杨宗勇是一名纵横商场的人物。他从一名推销员白手起家拼搏成为集团总裁,并兼任不同组织的职务。他的专业包括企业运营管理,风险投资咨询,营销战略策划以及投资理财策略分析指导。他还是赢销中国全国巡回演讲首席讲师,多年来培训足迹遍布全国,为数百家企业培训和教练。除此之外,他也写了不少关于商管与营销的书籍。



内容

这本书一共有八个章节和一篇前言。每个章节都有几个主题。第一章是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对咖啡的独特体验,共有六个主题。第二章是一切为了让顾客感受到价值,一共有七个分章。第三章是坚持贩卖最高品质,阐述六个要旨。第四章是打破常规思维,不断推陈出新,共有六个分章。第五章是复制思想与战略性连锁经营,也有六个主题。第六章是星巴克不做广告,口碑是宣传的法宝,讲述六个主题。第七章是员工是“合作伙伴”,要尊重他们做出的贡献,由六个分章组成。最后一章是打造分工不分家的团队文化,由五个要旨组成。



读后感

只要是它进入的市场,星巴克都能够欣欣向荣。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因素呢?这本书解答了这个问题。

星巴克非常注重经营的方方面面,包括产品、价格、定位、供应链以及员工等。星巴克真正的卖点其实并不是高品质的咖啡,而是高雅的聚会场所、身份标志、品味象征和情感经历。它对每一家店面都设置了一定的标准,好让顾客无论在那家门店都能享受到星巴克员工们始终如一的重视和热情接待。

那星巴克是如何确保每一家店面的水准都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呢?它采用直营策略,坚持由星巴克直接管理。就算不能在每个国家都推行这个制度,星巴克也会尽量掌握控制权。在马来西亚,星巴克采用授权式经营。虽然是授权式经营,但它对品牌的严格控制并没因此而松懈。

星巴克非常重视人,不论是顾客还是员工。它为员工提供了上好的福利,并重视员工所提呈的意见。除此之外,星巴克也适当放权给前线员工,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优先,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星巴克在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实践得非常好,以致于员工流失率非常小。

本书中提及的一些星巴克营销方式与马来西亚的不大一样,或许是因为被授权公司的主意,或是为了符合本地的民情。不过总的来说,经营方式还是非常相似的。

成功虽然一部分需要运气,但自身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经营上没有任何公司能够一帆风顺,星巴克也一样。虽然也经历过失败与挫折,但是星巴克的管理层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并重新拟定策略来获取成功。不断改进或许就是它的主要成功之道吧!



名句

  1. 想要赢得顾客的心,不仅要提供全方位的周到服务,还要满足顾客的情感需求,让顾客感受到诚心实意、心甘情愿的服务热情。
  2. 在理想的“第三空间”,人们接触和了解他人时不需要在意他或她的身份地位,而会更看重个人的美丽与韵味。
  3. 在这个变化巨大的社会,最有力和最持久的品牌是需要用心建立起来的,而不能依靠一个庞大的广告攻势。
  4. 及时补救绝对能够避免企业为错误付出高昂的代价。
  5. 每一位员工的创新想法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重视,哪怕它们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评价

[usr 2]





对《不只是咖啡》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从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购买的电子书。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出售这本书籍的话,请在下面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我在一个叫做城邦阅读花园的网站看到这本书。不过我自己没有从这个网站买过书,所以我也不知它的可靠度。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下面的网址前往城邦阅读花园网站。

点击这里到城邦阅读花园购买本书

Related Posts

魔鬼成功学:左右你成功的吸引力法则 – 李胜杰

魔鬼成功学:左右你成功的吸引力法则 – 李胜杰

Leckas
介绍 《魔鬼成功学》详细探讨了吸引力法则。我会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想看看魔鬼的成功学和人类的成功学是否有不一样。 作者 李胜杰是一名国际催眠激励大师,李阳疯狂英语集团董事。 内容 《魔鬼成功学》共有三十四篇章节。 这些章节依次为惊天秘密——吸引力法则(1)、惊天秘密——吸引力法则(2)、惊天秘密——吸引力法则(3)、个人磁场原理、思想磁场的力量、思想磁场影响身体状态、你想什么就会吸引什么、相信奇迹,奇迹才可能发生、想什么,就吸引什么、潜意识能量巨大、正确利用潜意识、如何开发潜意识、吸引力法则只接受正面描述的命令、在心中铭刻成功、越抵抗越存在、被忽略的才会自觉消失、关注的和忽略的、应该忽略消极的事物、将注意力聚焦于成功、如何做到不分心、唤醒你的潜意识、伟人成功先立志现象、成功需要一个信念、有成功意识才会产生成功磁场、成功来源于成功的意识、大目标切分为小目标、英雄的悲哀、行动创造奇迹、下定决心帮你实现“不可能”的梦想、成功之路规划在先、规划前需自我分析、成功者应该执著于自己的梦想、相信梦想,才会实现梦想、如何制定目标。 读后感 书中所谓的吸引力法则就是不停地将你想要得到的成功默念于心,然后拿出行动,成功就会到来。作者认为思想方面的差异区分了功成名就者与碌碌无为者。这是因为所有一切的发生都是从脑中的画面开始的,先有意识才会激发行动。 吸引力法则主要依靠的是我们的潜意识。潜意识没有判断力、推理能力,只有执行能力,所以我们需要依靠显意识为潜意识把关。作者说一个概念被重复了三十次后就会被潜意识接受,不知这是不是真的? 伟大的事业和目标绝不是采取随随便便的方法就可以实现的。有了远大志向,就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将志向划分为一个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应该要接近自己能力而又具有挑战性。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设立SMART目标: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实现的)、Realistic(实际的)和Time-bound(有时限的)。 作者建议我们树立第一名为目标,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要按照第一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审视自己、鞭策自己。就算最后得不到第一,至少标准上已经是第一名了。 他劝我们忽略、冷漠、忘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彻底忽略和忘掉消极的记忆,只记住积极的事情,让吸引力发挥出积极的效应。虽然他并没有否定失败,不过这样劝导我们忽略失败,难道就不从失败中学习吗?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忽略失败,而应该总结经验,然后再朝目标冲刺。 原本我以为这本书就是一本鸡汤,不过后半部有一些我觉得还不错的行动指南,所以至少不是完全浪费时间。如果你读过《秘密》这本书,我觉得你就不需要读《魔鬼成功学》了,除非你想要重温《秘密》的内容。对我而言吸引力法则就类似于心想事成,不过人毕竟不能通过幻想就能得到物质财富、实现个人理想,还需要实际行动。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发现我的版本可能是精华版,因为它与完整版不一样。要不然我就是读了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的书了。魔鬼成功和人类成功的道理是一样的,是不是因为作者认为魔鬼都是人类所变的呢? 名句 意识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所处的地方,而在于他奔跑的方向。 比赛,跟弱者比,越比越弱;跟强者比,越比越强。...
Read More
日本制造:盛田昭夫的日式经营学 – 盛田昭夫、下村满子

日本制造:盛田昭夫的日式经营学 – 盛田昭夫、下村满子

Leckas
介绍 《日本制造》是一本作者为了让美国和国际社会理解日本而写的书。周征文把它从日文翻译成中文。我想看看索尼(SONY)是如何在二战后从一家小公司成长到现在的规模。 作者 盛田昭夫(Akio Morita)是日本索尼公司创办人之一。他是日本著名企业家,具有国际眼光和先进思维方式的企业管理者,被誉为“经营之圣”。 下村满子(Shimomura Mitsuko)曾先后担任朝日新闻纽约特派员、哈佛大学尼曼特别研究员、《朝日Journal》杂志总编等职务,曾获沃恩·上田纪念国际记者奖。 内容 《日本制造》有一篇新版序言、前言和九篇章节。 这些章节是一)战争——生还与希望、二)和平——开启新的人生、三)走向世界——前进的历程、四)关于经营——亲如一家、五)“美式”与“日式”的差异、六)竞争——日本企业的活力之源、七)技术——生存的手段、八)日本与世界——异同交错和九)世界贸易——规避危机。 每一章都有二至五篇分章。 读后感 《日本制造》讲述了盛田昭夫与同伴如何在日本战败后排除万难打造SONY这个大型企业。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个我认为对企业经营非常重要的观点。 其一是企业家的关键职责是决策。为了做出好决策,企业家必需具备宽广丰富的知识面,并通过习得的知识和获取的经验来培养敏锐的直觉。错误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不过通过深厚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减少错误的决定。 作者认为人们工作并非只为了金钱。他非常推崇企业“大家庭”这个概念,希望员工们能够“爱厂如家”。他认为员工并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所以他会不裁员。不知这一点放在现在还能不能够实行呢? 市场营销就是要让买家明白商品的价值。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SONY这间公司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答案。他认为SONY的立足之本是知识、创造性和热情。 这一版本是二零一一年的新版,而盛田昭夫已在一九九九年过世。除此之外,本书的原版其实是英文,翻译成日文后又翻译成中文。我不清楚这其中会不会有任何差别,不过作者提到日文版与英文版的确有不同。日文版删除了部分对日本人而言属于普通常识的内容,并追加了部分内容。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作者为了改善日本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而写的。书里交代了SONY成长的历程,也有作者的经营心得。虽然此书可算得上是一本老书了,但是里面关于国际贸易的建议在现在看来依旧可行。作者非常推崇自由贸易,认为它才能促使世界繁荣。可是现在到处都有保护主义,不知未来有没有可能实现作者多年前就已写下的愿景呢?...
Read More
断舍离(新版)- 山下英子

断舍离(新版)- 山下英子

Leckas
介绍 《断舍离(新版)》是贾耀平从日文原版翻译成中文的。之前已经读过上一版,不过据说新版内容修订至少五十巴仙,所以我就决定读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本书所讲述的是如何生活得怡然自得。 作者 关于作者的简介,请参考这里。 内容 《断舍离(新版)》共有两章推荐序(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以及断舍离帮我们实现对家的美好想象))、一篇前言(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四篇章节和一篇后记。 这四篇章节分别是一)你之所以无法放手的原因、二)这就是断舍离的工作机制、三)断舍离改变人生和四)断舍离,怡然生活。每一篇章节里又有几个分节,我就不在这一一赘述了。 书中也有十二个被称作体验谈的真实案例。 读后感 断舍离是通过立足当下,通过整理、梳理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断舍离是受到瑜伽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启发而生成的思维方式。我们可理解断舍离为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断舍离讲求的是内部的自觉自省的意识,不是外部打着“正论”旗号的训诫。通过处理多余的杂物,来摆脱执念,恢复自我,发展自我。断舍离并非只是单纯地处理废品杂物。它还能够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让人生焕然一新。 书里细述了八个技巧。这八个技巧被分为观念上的断舍离(一、认识现状;二、停止自我否定;三、描绘家的具体构想)和杂物上的断舍离(四、拿出杂物,俯瞰;五、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六、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七、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八、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作者也介绍了五个收纳指南 :三分法 (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7·5·1法、1 out 1 in法、one touch法和自立·自由·自在法。这些都可以用来整理我们的物品。 断舍离的步骤:一)认清现状,二)选择取舍,三)收纳整理。 简而言之,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必须满足“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所以我们必须锻炼“现在、这里、我”三大要素标准,培养自我轴、时间轴和“必要·合适·愉快”等新的思考方式。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以“必要·合适·愉快”来决定事情的优先顺序,或者减少浪费,或者投资理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