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你的人生 – 蔡康永

Leckas

介绍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是蔡康永的情商课第二课。这本书所讲的是为自己增加人生选项以及如何吸引有趣的陌生人成为朋友。我会想要读这本书是因为以前读过作者的书都觉得不错,所以在看到这本书时就拿起它了。 作者 蔡康永是台湾电视主持人、作家、电影导演。 内容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有一篇康永的序、二十六篇章节和一篇康永的跋。 章节依次为: 一)提供给别人日行一善的机会,顺便收割友谊 二)当我们谈论朋友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三)活着没有范本,只有适合我们的剧本 四)动用内心的魔法,挣脱人生的困局 五)如果被勒索,别马上投降,要讨价还价 六)你的人生为什么要拿来让大家都欢喜? 七)别装无辜!你不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 八)如何吸引有趣的陌生人,让他变成你的朋友? 九)与人来往时拿捏好分寸,不伤对方,也保护自己 十)主动引导、主动塑造我们期待的人际关系,不做委曲求全的滥好人 十一)感觉缺爱时,探索一下缺乏的源头:是不是拿了根本与我无关的人生当范本? 十二)过得越幸福,就越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 十三)在虚拟世界里,感受真实的、散发力量的人际关系 十四)为关心的人设立“无战争区域”,才是真的贴心 十五)没有别人,你就做不了自己 十六)请人帮忙,不但不会被讨厌,还能交到好朋友? 十七)借取别人的力量,让自己活得更好 十八)交朋友,应该要越来越挑剔 十九)人际关系不是我们的主人,我们才是人际关系的主人 二十)用被动式讲话的你,是否习惯了扮演受害者呢? 二十一)为什么我们说爱一个人,有功力高下之别? 二十二)当爸妈尝试对你进行威胁或利诱······ 二十三)有了自知之明就像练了上乘内功,心思清明百毒不侵 二十四)吵架同时身兼人际关系的炸弹与彩蛋 二十五)准备一篇葬礼上的悼词,让人生的长假提早来临 二十六)让朋友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后感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是一本关于处理人际关系以及自己人生的书。 选择 每个选择都会使我们之后的选择变更多或变更少。 处于被动时,眼睛再看远一点,手再伸长一点,帮自己多找一个选项,把毫无选择地被动处境,转为有选择的主动处境。在杂乱的状况中,主动整理出自己的优先顺序。没得选择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创造选择,多创造多一些选项出来。 努力赚钱的人未必有什么高尚的目标,无非是想给自己多一些选择而已:住的地方、吃的东西、生活的方式。 做自己 我们意识到了别人,才意识到自己。既然没有别人就无法有自己,那就无可避免地剩下一件事:如果真心想要“做自己”,我们一定是在别人环绕之下做自己,而不是搭火箭到空无一人的火星上去做自己。 与别人相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活得更自在,而不是更委屈。想象、感受,并且迈出步伐、付诸行动去安排我们与别人的关系,我们才有机会住进内心那个柔和又坚固的居所:做自己。 […]

Read More

七个疯子 – 罗伯特·阿尔特

Leckas

介绍 《七个疯子》原文是西班牙文,由欧阳石晓翻译成中文。我好像好久没读文学作品了,所以就选了这本书来阅读。 作者 罗伯特·阿尔特(Roberto Arlt)是一名阿根廷作家。他当过书店职员、铁匠学徒、油漆工、焊工等,直至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报》任职。他在一九四二年因急病去世。 内容 《七个疯子》只有三章和一篇译后记。章节没有题名,每一章分别有十四、六和十四分章。这些分章都有标题,不过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七个疯子》的故事围绕着奥古斯托·雷莫·埃尔多萨因这号人物展开。这本书所叙述的是故事中的人物在三天中发生的事以及他们的主观状态。 罪恶 主角在故事伊始就因为偷窃公款而陷入了困境。他接着因为一些事情而开始策划绑架谋杀。我觉得导致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贫穷。 操纵人性 故事中的占星家的思路其实非常清晰以及了解人性的弱点。他已经知道要如何操纵别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我觉得所有与他有联系的人都是他的棋子。 内心的挣扎 作者非常细致地描写了主角的思绪以及他内心的挣扎。对于犯罪,主角并非一往无前,而是徘徊在做与不做间。除了主角之外,作者也深刻地描绘了故事中几个人物的内心对话,可以从中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与特点。 总结 作者在第一章就已经剧透告诉读者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故事读到最后会有反转,而且并没完结,因为它还有一本续集《喷火器》。作者把人性的黑暗描写地淋漓尽致,而且一些观点与逻辑细读后其实还蛮有道理的。这本书是不错,不过还没到让我给它三星的程度,所以就给了它二星的评价。至于它的续集,我觉得短期内我应该不会去阅读,以后再说吧。 一言蔽之 痛苦与贫穷使人崩溃和疯狂。 名句 评价 [usr 2] 对《七个疯子》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到虾皮购买电子书 以上链接是行销联盟链接。如果你从以上链接购买本书,我可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你想支持我的话,就请点击链接购买这本书吧!

Read More

人类的进击:从东方到西方不甘平庸的人们 – 唐文

Leckas

介绍 《人类的进击》是一本历史书。作者想要探讨“激情”的进化历程,清楚“激情”的来龙去脉。我想看看作者笔下的进击是什么。 作者 我在网路上找不到关于作者唐文的介绍。 内容 《人类的进击》有一篇序言(人因真爱而有激情)、一章导读和二十八篇章节。章节被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远古传说:从顺应可能到创造可能(四章)、2500年前始:悲剧,艺术的局限(八章)、600年前始:从世界的尽头到无尽的未来(七章)、200年前始:超越快乐,追求幸福(三章)、20世纪始:生活即艺术(六章)。 章节依次为: 一)多细胞与性 二)直立行走 三)语言的诞生 四)走出非洲 五)肉身之美 六)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 七)庄子的蝴蝶梦 八)悲剧精神的起源 九)帕拉图学园和稷下学宫 十)玄奘西游记 十一)丝绸之路交汇处的李白 十二)纸币和大宋帝国的命运 十三)东方香料梦 十四)天才背后的美第奇家族 十五)王阳明讨贼平乱 十六)“小曲”和“大部头” 十七)工业革命 十八)文学中的伦敦 十九)巴贝奇和洛芙莱斯 二十)特斯拉和爱迪生 二十一)福特:新世界的“神”? 二十二)布莱切利园 二十三)1969年 二十四)硅谷崛起 二十六)催眠:从修普诺斯到艾瑞克森 二十七)下残局的企业家 二十八)真爱乃激情之源头 读后感 《人类的进击》采用了《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叙事方式,由一个又一个故事组成。作者所谓的进击就是人类这个物种的进化。 激情 人类的进击离不开激情,而激情就要面对不确定性。想象力是激情的内核要素,是为了跨越边界而存在的,凭借想象力我们可以捕捉到不同于现实的多样可能性。 激情真正的面貌应该体现在人类的相互协作,创造出的更多的财富,使绝大多数人都能在人类协作中受益。 人的本质 每个人的身上都融合着兽性、人性和神性,人的行为受这三者共同的影响,因而体现复杂性。在不同的场景里,人表现的是这种复杂性的某一面。理性熏陶的才学并不能掩盖人具有动物性这一事实。 人与动物的最大分别就是懂得创造意义,世界的意义都是人类赋予的。 […]

Read More

人类的明天 – 席里尔·迪翁

Leckas

介绍 《人类的明天》的原文是法文,译者是蒋枋栖。作者想以这本书给人启迪,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我是想看看书中所描绘的未来是乐观抑或是悲观的景象。 作者 席里尔·迪翁(Cyril Dion)是一名法国作家、导演和诗人。 内容 《人类的明天》有一篇引言、一章出发、六篇章节和一章结语。 章节依次为: 一)明天的食物 二)明天的能源 三)明天的经济 四)明天的社会 五)明天的教育 六)从今天开始! 每一篇章节都有一到六不等的分节,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人类的明天》是作者拍摄同名纪录片的笔记。书中谈到了五个领域,分别是食物、能源、经济、社会和教育。 人性 人类有思维能力,能感知时间、空间,知道自己会死,而自己在地球上的存在只是暂时的。这是人类所有烦恼的根源。故事是人类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而发展出的一种能力。人类因为害怕、忧虑自己的终结而极其强烈需要创造意义,证实自身于谜团中心的存在。我们因此狂热地通过宗教、统治女性与儿童、武装升级、国土防御、战争、积累等来寻求安全感。 当灾难来临时,人们并不会改变,而是会恐慌。恐慌是滋生独裁或夺取人民权利的温床。指望社会最底层受剥削的人民会奇迹般地站起来反抗并不现实。况且革命者最后很可能变成镇压者。 经济 资本主义体系中最大的问题是让经济无限增长。未来经济有三个特征: 一)大部分就业(约九十巴仙)都在本地独立企业产生。 二)每个群体都应该独立自主地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三)致力于实现一箭三雕的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不仅仅是金融效益。 不同经济体之间想要完全平等地进行交易而不损害各自的主权完整,首要条件就是保持自身经济的良好运行。 一个系统需要多样化和内部联系才能持久,这是所有复杂流通系统的法则,经济或货币系统就属于这种系统。作者建议发行本地货币,不过只限在当地使用,不是国家货币的替代品,而是辅助货币。 化石燃料 书中建议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但是能源转型必须投入巨资,所以需要强大意志以及支持来执行。未来能源的最大矿藏,将会是我们靠节能攒下的矿藏。 化石燃料也被广泛地用于农业,其中之一就是化学肥料。书中提到的朴门永续农业就摒弃了这类肥料。这种耕作方式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好几种功能,是把原生态、园艺和农业及许多不同领域知识相结合,透过结合各种元素设计而成的准自然系统。 教育 二十世纪的学校是一种向模式低头的机构,它所推行的教育就是让人学会遵从。可是教育应当让我们天生的优势显示出来,而不是把我们当成空罐子来填塞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天赋、才能,我们必须承认和发展这些长处,让它们最终为人类做出贡献。有鉴于此,教育系统应该去适应每个学生的特别之处,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严格的系统。 总结 当某个大系统变得腐败时,就很难以不同的方式重塑自身。它做自己一贯做的事,改变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但却不能完全重建。想要创造新事物,就必须在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外,布置出一个安全的空间。我们可能无法逾越的主要障碍就是舒适生活的诱惑。书中给出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不过我却找不到书中提到一家叫做帕西口的信封制造公司的资料。 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自主的真正含义,也是走向自由的最明确道路之一。本土化并非固步自封,只是强调某些方面应该自给自足,并且优先照顾当地人的福祉。只要能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和微小的富余,那就没什么能阻拦人类感受深深的幸福。 总的来说,《人类的明天》对未来的描绘是乐观的,它并没描绘世界毁灭的景象,并给出了创造美好未来的方法,就看人们愿不愿意实践了。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也提到了马来西亚,是以一个投资地点出现。 一言蔽之 人类的未来可以是光明的,就取决于我们现今的行动。 名句 评价 [usr 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