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表里 – Priest

Leckas

介绍 《山河表里》是一部让我不知道该归类为何种类型的小说。我是在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上搜索武侠小说时发现这本书的,然后它的简介吸引了我。不过读了以后却发现好像并非纯粹的武侠小说,最后我决定把它归类为奇幻类。 作者 关于Priest的信息不多,我只找到一丁点资料。她是晋江文学城的作者,而晋江文学城是中国大陆著名的女性文学网站,以耽美、爱情等原创网络小说而著名。她著有不少作品。 内容 《山河表里》一共有七十六章,外加三章番外篇。作者并没为章节题名,只是把它们划分成五卷。这五卷分别是序章(五章)、卷一:现世(十九章)、卷二:异界(二十八章)、卷三:死地(二十二章)以及尾声(两章)。 读后感 《山河表里》的主角是褚桓。故事开头他的生活过得非常颓废。这是因为他成为卧底却没有把犯人绳之以法,而不少自己的兄弟为了这个任务牺牲了性命。当他成功手刃犯人后,他竟然想了解自己的生命。不过他命不该绝,并且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过后褚桓就去到了异界离衣族的驻地,并在要离开时因为一些因素不得不折返。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他如何成为这个世界的救世主了。 主角的情人是离衣族族长,南山。是的,这是一个男男CP(耽美)小说。一开始我也是有点难接受,不过想了一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正常是男欢女爱,不过现在社会开放了,男男也不再是禁忌了。好在小说里并没露骨的情节,不然的话我想我也没办法把它读完了。 由于《山河表里》并没有武功情节,自然算不上是武侠小说了,所以我才把它归类成奇幻小说。这本小说在开头其实蛮沉闷的,在第三卷才开始比较吸引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角在只身一人的情况下如何振作起来力挽狂澜。整体而言,我对这本小说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谈不上喜欢或讨厌。 名句 计划始终是赶不上变化,“现实”之所以被称为“现实”,就是因为永远都和设想的大相径庭。 寄托就是一种希望。 苦难与信仰,从来都是不可离分的。 一个人,只有过去,没了现在根,他怎么安稳得下来呢? 只要不自欺欺人,每时每刻念念清明,那么——有我即不虚。 评价 [usr 2] 对《山河表里》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从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购买的电子书。我尝试在网上搜索马来西亚何处有贩卖这本书籍,可惜无功而返。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出售这本书籍的话,请在下面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Read More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 松浦弥太郎

Leckas

介绍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是一本由日文翻译成中文的励志书籍。本书的译者是张富玲。我是抱着想看看作者说的两件事到底是什么的心情来读这本书的。 作者 松浦弥太郎是日本书店“Cow Books”的创始人、生活杂志 《生活手帖》总编辑以及作者。他被称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他在十八岁时到过美国流浪,而那一段经历开启了他独特的生活观。他在四十一岁时才真正开始就业,工作就是成为《生活手帖》总编辑。 内容 这本书只有四篇章节,外加一篇作者致中国读者的信以及一章代序。 第一章是去凝视那“两件事”。这一章讨论五个主题。 第二章是去接受那“两件事”,含有五个分章。 第三章是去原谅“两件事”。这里有四个论点。 第四章是去爱那“两件事”,一共有五个重点。 每篇文章的最后都有传达章节重点的插画,而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也提供了可供实践的课题作为总结。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竟然专门有一章本书的使用方法,教导读者如何使用此书。 读后感 这本书其实重点讨论了恐惧(不安)以及寂寞。作者认为这两种感受或许就是所有行动和思想背后的动机。作者认为失败和失误的分别在于失败是中立而且无法避免的产物而失误则是有意识也是可以预防的。 读完了这本书后,以下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论点。作者倡导活在当下,把注意力放在现在,不逃避和过于在意未来。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就能够摆脱对失败的不安和寂寞行动起来。 所有人一旦长大成人,到死都会是一个人,都得背负孤独活着。所以不要太过害怕孤独,照顾自己的身体,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好好爱自己。不过坏的一面如果力所能及的话就努力改变吧。 作者在书中提及了各式各样的恐惧与寂寞并为读者提供了与它们和平共处的方法。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对应一种不安,不过有些内容我本身觉得是重复的,可能作者认为这样能更好的解释他的观点。我认为这本书对人生感到彷徨的人们很有帮助。 名句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作为人类,我们既会失败又容易犯错。看透这一点,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考虑什么、改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别人有的东西,你或许没有,但你拥有的东西,别人也未必有。 无论你有多聪明,终究会有你不懂的事。 别人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在意你,这是真的。 评价 [usr 2] 对《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到大众书局购买本书

Read More

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 – 米奇.艾尔邦

Leckas

介绍 米奇.艾尔邦的书籍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欣赏,所以看到《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的时候就决定阅读它了。这本书由吴品儒从英文翻译成中文。 作者 米奇.艾尔邦是美国体育记者、小说家以及报章专栏作家。在成为作家前,他曾当过业余拳击手、画家和音乐家。他目前是多个慈善机构的董事。包括本书,他一共著有九本小说。 内容 《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一共有十八篇章节。章节依次为结局、上路、抵达、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一个人、第一个功课、下一个永恒、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二个人、第二个功课、下一个永恒、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三个人、第三个功课、下一个永恒、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四个人、第四个功课、最后的永恒、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五个人、最后一个功课、尾声。 一些章节里有名为“安妮犯了错”的小章,是一些安妮认为自己犯了错的回忆。 读后感 故事的主人翁是安妮。她在与保罗新婚后的第二天就遇到了意外,然后她的灵魂就到了天堂开始上课。 她们所遇到的是一场热气球意外,由于飞行员是新手加上天气不佳导致意外发生。保罗救下安妮后自己受了重伤,所有人都被送进了医院。当获知保罗需要肺叶移植,安妮自愿捐出她的肺。当手术开始后,安妮的灵魂就来到了天堂。 安妮的天堂之旅由童年开始。她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萨米尔,一位帮她在自由落体意外后重植断手的医生。 第二个人是她受伤离开旧家后在亚利桑那领养的狗—克莉欧。克莉欧是安妮从动物救援庇护所收养的童年玩伴。 第三位就是安妮死于癌症的母亲罗琳。她们在这里终于对彼此敞开心扉,得到了释怀。 安妮在天堂遇到的第四个人是艾迪,她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因为艾迪,安妮在八岁那年就已经过世了。 最后一个人是保罗,她的新婚丈夫。安妮终究没能拯救他。 对我而言,《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属于疗愈系书籍。米奇.艾尔邦的书籍总能让人思考活着的意义。最后我就分享一些书中让我触动的主题。第一个是关于秘密。秘密不说出口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掌握它,反而是我们被秘密操控。第二是当我们自我惩罚的时候,通常也一并惩罚着其他人。第三个是这个世界并不会顺着我们需要的时机运转。所以凡事尽量看开点,这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停止运转。与其浪费时间自我哀怜,不如及早振作起来,不要伤害身边的人,让自己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 名句 没有一个故事是独立存在。我们的生命互相连接,就像梭子上的织线,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交错。 可我们都忘记了,自己的时间也是他人的时间。我们从同一个地方过来,也回去同一个地方。这就是万物相连的意义。 为别人付出,绝对不会被浪费。 但就算你能让记忆不发出声响,也不代表你能摆脱过去。 人活着多久,就失去多少。但人类演化到现在,还没有演化出接受失去的方式。 评价 [usr 3] 对《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到大众书局购买本书

Read More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 – 嶋田毅

Leckas

介绍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是一本由日文翻译至中文的商业书籍,中文译者为张雯。我是被逻辑思维所吸引,想要看看这本书如何教导逻辑思考。另外一方面则是被书籍封面的可爱大象所迷倒。 作者 关于嶋(dǎo)田毅的资料在谷歌上找到的都是日文,我只能引用亚马逊关于作者的简介了。嶋田毅是GLOBIS出版局长兼编辑长,亦是GLOBIS商学院教授。他曾在战略系管理顾问企业以及外资系理化学仪器生产商工作。他也出版了不少有关商业管理的书籍。 内容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一共有五篇章节,外加一篇前言与后记。 第一章是理清条理,有逻辑地思考。这一章讨论五个要点,里面介绍了逻辑思维的基础动作。 第二章是加快思考速度的思考方法,共有六个主题。作者在这里介绍了物种模式。 第三章是利用框架来节约时间和精力,探讨八个要旨。这个章节介绍了商务场景中的常用框架。 第四章为打造具有说服力的主张,由六个分章组成。这里教导如何提出明确的意见。 第五章是抓住问题本质,得出解决方案。这一章有四个主题,介绍的是如何有效解决问题。 第一至第三章是关于逻辑思维的基础,而第四和第五章则是实践篇。 读后感 这本书其实是为日本人所写的,不过逻辑思维在哪都能使用,所以并不存在地域偏差。作者的目标读者是商务人士,所以例子都是商业个案。 据作者所述,逻辑思维只有四条基本原则: 1. 将结论明确为“是/否” 2. 通过“因为”“所以”来思考 3. 结合事实 4. 切中论点,顾及整体平衡 只要能掌握并奉行这四个原则,那就能在商场上纵横了。不过要如何才能掌握逻辑思考呢?那就要靠多多练习,把它培养成习惯了。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很多技巧,而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应用自如的,所以他建议读者在生活中,不一定是要在商务场合上,不断使用这些技巧来进行锻炼,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书中提到的检验假说其实就是在实验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设定一个假说,然后在寻找证据看看假说会不会被推翻。想必有做过科学实验的人对此并不陌生吧。 作者认为判断是否事实的最终判定标准,在于“是否有足够让他人认同的逻辑依据”。所以能够以逻辑说服他人就是我们需要达到的境界了。要做到这个地步,关键在于必须通观全局、在没有遗漏重要论点的情况下做出判断。 除此之外,在商业活动中逻辑思维不需要百分百的精致,毕竟商业环境瞬息万变,而且推动业务进度才是重中之重。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在掌握了公司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每次都能准确地提示出“现在应该讨论什么”。 这本书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一些分章里竟然有问答环节(Q&A),这是不常见的。总的来说,这本书符合了它“轻松读”的标题。内容并不繁冗,并且加插了不少例子,让读者能够了解书里的知识。不过了解归了解,作者也说了在实践上并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所以要不断练习。一旦把逻辑思考变成了一种习惯,想必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了。 名句 以事实为依据展开的论证,无论讨论得多充分,只要结论不明确,都毫无意义。 无论逻辑多扎实,在商业中都不存在“绝对”二字,而且没有人能完美预测未来的经营环境。 你不仅需要得到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认同和共鸣。 但在商务场合中,每一句发言都必然包含着某些目的。 人类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同,掌握同样的信息,而这常常成为误解的根源。 评价 [usr 2] 对《MBA轻松读:逻辑思维》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从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购买的电子书。我尝试在网上搜索马来西亚何处有贩卖这本书籍,可惜无功而返。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出售这本书籍的话,请在下面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Read More

七杀碑 – 朱贞木

Leckas

介绍 我想在新的一年里多读些武侠小说,刚好在搜寻时发现了《七杀碑》,又是被推荐书籍,所以就选择了这本书来读读。 作者 朱贞木本名朱桢元,生于一八九五年,卒于一九五五年,是浙江绍兴人士。除《七杀碑》外,作者还撰写了十六本武侠小说。这就是我能找到关于作者的资料了。 内容 我所读的《七杀碑》是套装,分为上下两册。 第一册有十九章,而第二册则有二十五章。每一章都有标题,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老实说,由于著书时间(著于一九四九年)久远,我对于书中所用的一些词语有点不知所云,需要查询过后才能知晓。本书以明末诗册中的一篇《七杀碑》为灵感,虚构了一部关于川南七雄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翁是一名叫做杨展的人物。话虽如此,作者在第三十一章突然换了主角,也是我始料未及之事。不过他至少在换主角之前以说书人的语气通知了读者一声。 有一点让我好奇的是书中被撞破做坏事的坏人都好有礼仪或是骨气,甚少贪生怕死,都会要求主角直接给个痛快,不会拖泥带水。我印象中武侠小说里的坏人很少会这么干脆。除此之外,这本书里的情话有些实在是非常肉麻,让我起鸡皮疙瘩。 武侠小说当然少不了武功招式。可是我个人觉得书里的招式繁多,让我有点跟不上步伐,无法领悟那些招式。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了解此书的情节。 故事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并不是主要人物,反而是一名被称为奇寡妇的女子。这位女子不拘于君臣礼节,不受条条框框束缚,具备真知灼见,堪称女中豪杰。 《七杀碑》总的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武侠小说,可惜它戛然而止,在故事要进入精彩处就结束了,就好像没有结尾一般。如果还有后续的话,这本书应该会是更臻完美。不知为何作者没继续写下去,或许他有自己的理由吧。 名句 – 评价 [usr 2] 对《七杀碑》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从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购买的电子书。我尝试在网上搜索马来西亚何处有贩卖这本书籍,可惜无功而返。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出售这本书籍的话,请在下面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