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sha bei feng mian
qi sha bei feng mian

介绍

我想在新的一年里多读些武侠小说,刚好在搜寻时发现了《七杀碑》,又是被推荐书籍,所以就选择了这本书来读读。



作者

朱贞木本名朱桢元,生于一八九五年,卒于一九五五年,是浙江绍兴人士。除《七杀碑》外,作者还撰写了十六本武侠小说。这就是我能找到关于作者的资料了。



内容

我所读的《七杀碑》是套装,分为上下两册。

第一册有十九章,而第二册则有二十五章。每一章都有标题,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出了。



读后感

老实说,由于著书时间(著于一九四九年)久远,我对于书中所用的一些词语有点不知所云,需要查询过后才能知晓。本书以明末诗册中的一篇《七杀碑》为灵感,虚构了一部关于川南七雄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翁是一名叫做杨展的人物。话虽如此,作者在第三十一章突然换了主角,也是我始料未及之事。不过他至少在换主角之前以说书人的语气通知了读者一声。

有一点让我好奇的是书中被撞破做坏事的坏人都好有礼仪或是骨气,甚少贪生怕死,都会要求主角直接给个痛快,不会拖泥带水。我印象中武侠小说里的坏人很少会这么干脆。除此之外,这本书里的情话有些实在是非常肉麻,让我起鸡皮疙瘩。

武侠小说当然少不了武功招式。可是我个人觉得书里的招式繁多,让我有点跟不上步伐,无法领悟那些招式。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了解此书的情节。

故事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并不是主要人物,反而是一名被称为奇寡妇的女子。这位女子不拘于君臣礼节,不受条条框框束缚,具备真知灼见,堪称女中豪杰。

《七杀碑》总的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武侠小说,可惜它戛然而止,在故事要进入精彩处就结束了,就好像没有结尾一般。如果还有后续的话,这本书应该会是更臻完美。不知为何作者没继续写下去,或许他有自己的理由吧。



名句



评价

[usr 2]





对《七杀碑》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从中国亚马逊Kindle商店购买的电子书。我尝试在网上搜索马来西亚何处有贩卖这本书籍,可惜无功而返。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出售这本书籍的话,请在下面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Related Posts

暗黑者四部曲 – 周浩晖

暗黑者四部曲 – 周浩晖

Leckas
介绍 《暗黑者四部曲》是一部推理小说。这一部小说一共由四本书组成。我无意中看到这本书,加上书评不错,就读了这本书。 作者 周浩晖是一名中国作家、编剧、导演。他的代表作为“刑警罗飞”系列悬疑小说。除了电影之外,作者也参与电影与电视剧制作。 内容 《暗黑者四部曲》由四本小说组成,分别是《暗黑者》、《暗黑者2:宿命》、《暗黑者3:离别曲》和《暗黑者外传:惩罚》。 《暗黑者》有引子、十一章和尾声。这十一章是一)风雨欲来、二)十八年前的惨案、三)初次交锋、四)罗飞的秘密、五)割喉、六)两分钟的时差、七)死亡矿洞、八)疑云重重、九)茧破丝出、十)Eumenides的诞生、十一)最后的交锋。 《暗黑者2:宿命》由引子、上部、下部和尾声组成。上部共有十四章:一)新队长上任、二)暗流翻涌、三)Eumenides的身份、四)节外生枝、五)地铁追踪、六)同是天涯沦落人、七)诱伏、八)网络交锋、九)弑父真凶、十)诱饵与枷锁、十一)敌友难分、十二)父子关系、十三)案中案、十四)借刀伤人。下部也有十四章:十五)往事初现、十六)“一·一二”碎尸案、十七)风波再起、十八)密室血案、十九)现场勘查、二十)泡沫人、二十一)血案真相、二十二)韩灏之死、二十三)虎狼之约、二十四)疑凶绘像、二十五)子亡父出、二十六)论菊、二十七)亡者之礼、二十八)宿命。 《暗黑者3:离别曲》与《暗黑者2:宿命》一样有上下部以及引子和尾声。上部有七章:一)入狱、二)暴风骤雨、三)监舍斗、四)阿华的反击、五)失踪的铅笔、六)兰花计、七)小顺之死。下部有八章:八)鹬蚌和渔翁、九)密谋、十)龙鱼宴、十一)越狱、十二)追因、十三)收割行动、十四)离别曲、十五)曲终·人散。 《暗黑者外传:惩罚》有引子、七章和尾声。这七章分别是一)绑架、二)女人、三)赌徒、四)医院、五)活死人、六)凶手、七)惩罚。 读后感 《暗黑者》系列其实就是《死亡通知单》系列。《暗黑者四部曲》收录了这个系列的所有小说,包括它的外传。这个系列是追溯到十八年前的一起旧案。到底是什么案件呢?那就要靠你自己发掘了。《暗黑者外传:惩罚》的发生时间是在Eumenides坐牢之后,与主线并没什么关联。 这个故事紧扣人心,节奏紧凑,让人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它。《暗黑者》主线故事的结尾我个人并不是非常喜欢,但却不失为一个好的句点。外传的结局则有点虎头蛇尾,但是解谜的过程却写得非常好,作者甚至给读者出题看看读者能不能解答这起命案。 读了这本书后,我无法同意主角的某些观点。就像主角罗飞说他仅以法律作为执法行为的最高准则,但是他好像也并没完全奉公守法。法律也是人定的,会根据时代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果法律不公,那又该如何呢?虽然罗飞提出如果法律不公,我们就该不惜一切去完善它,即便是牺牲自己,但是我对此有所保留。希望未来会证明我是太过悲观了。 《暗黑者》的结局让我觉得如果连真相都不能直说时,一切还真的有意义吗?当必需在法律与公理之间选择的时候,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出抉择呢?这些问题都必须由当事人自己去解答了。我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绝对的对与错可能并不存在。 名句 很多罪犯,他们并不是恶人,当他们触犯法律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面前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秘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作出了选择,他们毫无例外都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前进方向 真正的正义应该能化解仇恨,抚平人们心头的创伤。 评价...
Read More
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 – 米奇.艾尔邦

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 – 米奇.艾尔邦

Leckas
介绍 米奇.艾尔邦的书籍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欣赏,所以看到《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的时候就决定阅读它了。这本书由吴品儒从英文翻译成中文。 作者 米奇.艾尔邦是美国体育记者、小说家以及报章专栏作家。在成为作家前,他曾当过业余拳击手、画家和音乐家。他目前是多个慈善机构的董事。包括本书,他一共著有九本小说。 内容 《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一共有十八篇章节。章节依次为结局、上路、抵达、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一个人、第一个功课、下一个永恒、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二个人、第二个功课、下一个永恒、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三个人、第三个功课、下一个永恒、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四个人、第四个功课、最后的永恒、安妮在天堂遇见的第五个人、最后一个功课、尾声。 一些章节里有名为“安妮犯了错”的小章,是一些安妮认为自己犯了错的回忆。 读后感 故事的主人翁是安妮。她在与保罗新婚后的第二天就遇到了意外,然后她的灵魂就到了天堂开始上课。 她们所遇到的是一场热气球意外,由于飞行员是新手加上天气不佳导致意外发生。保罗救下安妮后自己受了重伤,所有人都被送进了医院。当获知保罗需要肺叶移植,安妮自愿捐出她的肺。当手术开始后,安妮的灵魂就来到了天堂。 安妮的天堂之旅由童年开始。她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萨米尔,一位帮她在自由落体意外后重植断手的医生。 第二个人是她受伤离开旧家后在亚利桑那领养的狗—克莉欧。克莉欧是安妮从动物救援庇护所收养的童年玩伴。 第三位就是安妮死于癌症的母亲罗琳。她们在这里终于对彼此敞开心扉,得到了释怀。 安妮在天堂遇到的第四个人是艾迪,她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因为艾迪,安妮在八岁那年就已经过世了。 最后一个人是保罗,她的新婚丈夫。安妮终究没能拯救他。 对我而言,《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属于疗愈系书籍。米奇.艾尔邦的书籍总能让人思考活着的意义。最后我就分享一些书中让我触动的主题。第一个是关于秘密。秘密不说出口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掌握它,反而是我们被秘密操控。第二是当我们自我惩罚的时候,通常也一并惩罚着其他人。第三个是这个世界并不会顺着我们需要的时机运转。所以凡事尽量看开点,这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停止运转。与其浪费时间自我哀怜,不如及早振作起来,不要伤害身边的人,让自己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 名句 没有一个故事是独立存在。我们的生命互相连接,就像梭子上的织线,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交错。 可我们都忘记了,自己的时间也是他人的时间。我们从同一个地方过来,也回去同一个地方。这就是万物相连的意义。 为别人付出,绝对不会被浪费。...
Read More
从前我死去的家 – 东野圭吾

从前我死去的家 – 东野圭吾

Leckas
介绍 《从前我死去的家》的日文版出版于1994年。我所阅读的中文版由李盈春翻译,出版日期是2018年8月1日。我在亚马逊中国Kindle网站的推荐清单上看到的。我已经有段时间没看小说了,所以就决定选择这本书来读读。 作者 东野圭吾是知名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他自1983年起开始创作,在1986年成为专业作家。他著有90多篇作品,并屡获殊荣。 内容 这本书有一篇序幕,四个章节和一篇尾声。每一个章节里都有4至9个分章。第一章叙述此故事的缘由。第二和第三章是关于分析线索。第四章则是真象大白的时刻。 读后感 《从前我死去的家》虽然不长,不过故事却非常耐人寻味。这本书讲诉了主角为了帮助前女友找回遗失的儿时记忆而一起去到一栋别墅的故事。 这本书有两位主角,女主角的名字是仓桥沙也加,而男主角的名字由始至终都没出现过。他们根据女主角过世父亲留下的遗物找到一间别墅,而别墅里的装饰与气氛都显得异常诡异。我还以为这是不是一本恐怖小说呢。不过随着故事推移,它就越来越像推理故事了。 两位主角进入别墅后就开始到处寻找线索,而他们也成功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最有用的就是一本日记。男主角在阅读日记时会加入自己的感想,以此来还原事情的真相。在帮沙也加解密的同时,男主角也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去。 结局虽然惊人,但又有点意料之内的感觉。作者一早就把线索曝露了,只不过我都忽略了。或许这就是作者的精明之处,以此增加了这本书的阅读乐趣,让人读到最后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名句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从前自己死去的家,只是不愿再见到自己静静躺在那里的尸体,所以假装没发现罢了。 评价 [usr 2] 对《从前我死去的家》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此书。 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本书 Sha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