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书籍封面
终身学习书籍封面

介绍

《终身学习》原版是英文,由吴果锦翻译成中文。这本书想帮助读者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我是想看看书里有什么贴士能够帮助我实现终身成长。这本书是第二版。



作者

丹·苏利文是战略培训公司(The Strategic Coach Inc.)的联合创办人和总裁。他也是一名演讲家和培训师。

凯瑟琳·野村是Kountable联合创办人和首席执行长。她之前是战略培训公司的合伙人。



内容

《终身学习》一共有一章自序(成长思维)、一篇前言(成长的渴望)和十三篇章节。

这些章节是一)法则一 将来为上,过往次之、二)法则二 学习为上,经历次之、三)法则三 付出为上,回报次之、四)法则四 表现为上,赞誉次之、五)法则五 感恩为上,成功次之、六)法则六 乐趣为上,劳累次之、七)法则七 合作为上,地位次之、八)法则八 信心为上,安乐次之、九)法则九 目标为上,金钱次之、十)法则十 问题为上,答案次之、十一)几个能帮助你起步的好问题、十二)成长的决心和十三)成长聚焦器。

章节一至十的结尾都有指导(如何起步?),而全书结尾则有练习能帮助读者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条法则。



读后感

《终身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十个法则。这些法则是作者们从工作中(与非常成功、已成长为导向的企业家打交道)总结出的独特观点。成长是所有人的基本欲求,是对生存的热爱,是对存在的激情,是对充分探索人生的渴望。但成长并非易事,所以作者才总结出这十个法则来帮助读者实现终身成长。这十个法则是:

一)将来为上,过往次之

二)学习为上,经历次之 – 任何一次经历都有“有益的部分”和“无益的部分”

三)付出为上,回报次之 – 全神贯注付出,让受众决定你的回报

四)表现为上,赞誉次之 – 对赞誉心怀感激,好摆脱“渴望认同”的诱惑

五)感恩为上,成功次之 – 感谢方式要因人而异,务必要用让对方感觉有意义的方式

六)乐趣为上,劳累次之 – 如果发现劳累多过乐趣,也许手头上的事不如不做

七)合作为上,地位次之 – 掌管而非控制

八)信心为上,安乐次之 – 不适感及克服不适感所需的勇气,都是成长必要的元素

九)目标为上,金钱次之 – 不要为了钱而在价值观上做出让步

十)问题为上,答案次之 – 成长是源自一个问题所展开的对话,而非源自拥有所有确凿的答案

法则一是对成长的定义,其他的法则是具体能帮助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方式。这些法则的前半句是不断成长的因素,而后半句是潜在的成长陷阱。

作者说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对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认为今天比较重要。所以活在当下,并让今天比昨天更好,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我同意作者所说美好的将来不必宏伟而华丽,绝大多数成长其实是很多小步积累的结果,关键在于脚步不停。目标会随着时间而演变,所以就算尝试过后感觉不对也没关系,因为我们随时都能更换目标。最大的突破往往源自犯错,因为我们能从中得到了改善后的理念。

书中的十个法则都简单明了,并不需多做解释。如果能持之以恒的话,获取成功就不是难事了。不过成功并不是个终点,一旦满足于现状,那就不会成长了。希望大家能终身学习。



名句

  1. 你能控制自己的表现,却永远无法控制别人的反应、认可或赞誉。
  2. 对致力于终身成长的人来说,成功永远只是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地。
  3. 有人说,只要你不乎功劳是谁的,世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4. 最有价值的结果,其实是在追逐其他目标时预料之外的副产品。
  5. 人生就是通过不断对话、听取每个人的观点塑造而成的。


评价

[usr 3]





对《终身学习》有兴趣?

这本书是我在中国亚马逊Kindle书店购买的。如果你知道马来西亚哪里有出售本书的话,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谢谢。

Related Posts

博弈:所有问题都是一场赛局 – 川西谕

博弈:所有问题都是一场赛局 – 川西谕

Leckas
介绍 《博弈》是一本介绍博弈论(Game Theory)的日文书。这本中文译本的译者是田中景。本书以博弈论涉及的代表性案例教导基础知识及合乎逻辑的思考方法。我是抱着看看什么是博弈论的心态来阅读这本书的。 作者 川西谕是日本经济学家以及上智大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经济分析、金融论,现专门从事解析泡沫经济及其破灭的理论研究。 内容 《博弈》由一篇前言、六篇章节和一篇后记组成。 六个章节依次为一)用博弈论掌握“三种能力”(九篇分章)、二)博弈论入门“囚徒困境”(十三篇分章)、三)协调博弈开创“有利市场”(九篇分章)、四)三个博弈清楚厉害关系的多样性(九篇分章)、五)动态博弈拓展“时间的视野”(十四篇分章)以及六)情感+博弈论(十篇分章)。 读后感 《博弈》讨论的博弈论到底是什么?它其实是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局中人的决策、行动的理论。它把在复数(一个以上)主体之间产生利害关系以博弈的形式表达出来。 博弈论有三个要点: 一)把握博弈的结构,也就是问题的全貌(局中人是谁、博弈由什么样的规则支配) 二)预测将要发生的事 三)找到切实的解决对策 博弈一开始要考虑问题呈现的架构,问题受什么规则支配。接着就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然后从中寻找纳什均衡。所谓纳什均衡就是互相根据对方的战略采取最佳行动的状态。不过一个问题里可能存在着不止一个纳什均衡,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事项。 解决问题进展不顺代表博弈的困境还没消除。这通常是因为规则缺乏实效性。这时如果能够设定恰到好处的规则来改变博弈的结果就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质疑习惯有时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人们都会像奴隶那样被习惯支配,无论是好或坏习惯。 在一次性博弈相互敌对的人很可能陷入困境,不过如果面对重复博弈,他们可能建立合作关系。重复博弈就是重复进行同一博弈。只要构建了长期关系通常就可以维持协调关系。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些让我深有同感的观点。其中之一是人不单只靠理智来行动,所以基于理性假定(假定人类都会理智行动)并不能解释所有现象。就像很多的经济学理论在理论上成立,可是在现实中却无法证实。另外一个就是如果只是盲目从众,即使正确了解博弈结构,也会招致重大损失。作者以买卖股票为例子,我们应该考虑到别人可能也没有先见之明,所以不该盲目从众。 书中提到多种博弈结构,包括囚徒困境、理性的猪、懦夫博弈、便士匹配、霍特林模型、展开型博弈、协调博弈和重复博弈等。有兴趣的话上网也能够查到关于这些博弈结构的资料。 作者说博弈论独特的思考方法重点在于俯瞰式思考、着眼于未来和理解他人。如果遇到困境,或许可以试着改变规则来达到更好的结果。除此之外,博弈论并非是你死我活的“游戏”,我们也可以试着以博弈论来达到双赢的局面。作者以简洁的言语解释了博大精深的博弈论,使读者能够轻易理解。不过要学以致用的话就没那么简单了。...
Read More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 – 蔡澜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 – 蔡澜

Leckas
介绍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探讨作者的生活理念。无意间见到这本书,就想看看这位美食家所谓的快活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蔡澜是一名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商人。他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作者已经出了七八十本书。 内容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由四个部分和一篇附录组成。 第一部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一天比一天活得快乐。这里一共有三十五篇文章。 第二部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快快乐乐。这里共有三十九篇文章。 第三部是心态好,即使年老也觉得年轻。这一部收录了三十三篇文章。 第四部是一切看开、放下,人生便豁达开朗,共有三十一章。 附录是蔡澜眼中的名人与朋友。这里所探讨的人物有金庸、古龙、蔡志忠、沈宏非、村上春树、成龙和黑泽明。 读后感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是一部蔡澜的散文集。这些文章并非专为本书而作,而是他以前所著的。他筛选过后把符合本书主题的文章聚集在这里。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对作者的为人处世有些了解。他对主流教育制度不满,认为它只能培养循规蹈矩又没什么生活情趣的人。所谓学问就是学学问问,不肯问就学不到。他提倡不断自我增值,认为这是最终的道理。 身外物对他而言都不重要,所以他告诫千万别让名与利成为我们的主人。还有美丑只是一个概念,是别人强迫你接受的观念。 话虽如此,做人还是要有投资和一点金钱的。连国家都是有了钱后才谈得上自由开放。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培养本行之外的兴趣成为副业。他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智商和运气。 生命长短不可控,而且做人悲哀绝对多过欢乐,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质量。所以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得罪人,也值得。要没有压力?可以,根本不负责,不管别人生死,就行了。不过这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吗?所以不要害怕躲避压力,反而应该直面它。要解决烦闷?忙与苦能解决一切烦闷。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一天比一天活得快乐。至于你和我呢?那就要靠自己寻找了,毕竟每个人所求的都不尽相同。最后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我非常认同的作者观点,那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还是不求人好。 名句 简单,就是道。...
Read More
阿甘投资法:不看盘、不选股、不挑买点也能稳稳赚 – 阙又上

阿甘投资法:不看盘、不选股、不挑买点也能稳稳赚 – 阙又上

Leckas
读后感 《阿甘投资法》探讨的是一个适合普罗大众的投资系统。由于这本书是为台湾民众所写的,所以作者建议美股搭配台股,美股为主,台股为辅。 正确投资观念 对投资而言,要的是结果——早日达到财务自由,或让金钱做事,借助获利实现理想。要做到这些,需要观念的指引、对的方法和管理。观念比技巧重要,因为观念是一个方向,如果方向错误,加速只会离目标更远。 财务投资学的一个关键元素是假设条件(Assumption),这个假设条件的对错或严谨与否,会决定投资的结果和方向。好的投资理念最重要的测试点是股灾来临时,而且最好是重大的股灾。 安全与风险 安全的投资并不意味投资结果一定有保障,安全指的是风险承受要适度,过多或过少,都不会有好的投资效果。风险是个中性的字眼。没有一项产品能够免除风险,钱放在银行,有变薄的风险;钱放在股市有价格波动,甚至亏损的风险。巴菲特交代家人把个人资产百分之九十放在标普500,由此可以看出股票的特性是短期危险,长期安全。 退休要动用的钱不宜全部放在股市中,一开始做好资产配置,就可以避免在股灾时过多地动用到资金。如果碰上股灾,可以暂缓取款或降低取款比例来守护元气。 许多人在投资世界里想的跟做的不一样,原因之一是还没有找到说服自己的论点,或是想要避免错误,所以不轻易做决定。买低卖高要执行起来,理论和实务上有天壤之别。资讯不等于决策,好的投资决策,一定要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和风险计算后,带一些胆识和耐心,才能开花结果。市场下一个移动方向,比上一个发生的事情更需要你关注。 投资失败的原因 作者认为失败的投资者有两个问题:一是性格,二是准备工作不够扎实、充分。投资成功的三个敌人是贪、怕、没有耐心。 短时间眼前见到的现象和长时间正确的方向,有时是相互冲突和不一致的,唯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够获得最完整的财富,包括物质和心灵。 投资成功之道 做事、投资成功的要素:简单、坦诚、聚焦、专注。 致富没有太多秘密,通常是用刚开始辛苦赚来的所得,进入一个会成长的投资管道,在没有基础之前,勤俭两字就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关键。 总结 《阿甘投资法》提供了以简驭繁的投资方法,追求财富、工作、家庭、健康均匀的人生。作者以数据说话,为读者分析出致富之道。巴菲特的财富也是用超过二十年的时间滚出来的,所以二十年是基本功,不要想一步登天。 这本书的Part 4:存300万第一桶金——助年轻人脱贫的10封信是必读的部分。作者在这部分分享了年轻人应该如何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虽然这本书的投资方法可能不适合非台湾民众,但是其中的投资理念和策略却非常值得参考。从作者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单靠投资美股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所以明白这一点就已经值得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