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书籍封面
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书籍封面

介绍

《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是一本关于理财投资的书籍。这本书原文是日文,由郭勇翻译成中文。我想通过这本书看看日本精英是如何累积财富的。



作者

富田和成是金融服务公司ZUU社长。他曾在野村证券工作,并在二零一三年自立门户。除了这本书外,作者也著有好几本书籍。



内容

《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有一篇前言、五个章节、一章后记以及一个附录(Daily Schedule )。

第一章是金钱PDCA是消除“不安”的指路明灯。这里介绍了个人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第二章是让“金钱PDCA”急速运转起来。这一章讲解了PDCA技巧。

第三章是时间可以用金钱买——时间资本。这一章详细解析时间资本。

第四章是把自己当作赚钱的“资本”——人力资本。这章是关于人力资本。

第五章是让“钱生钱”的赚钱能力——金融资本。这一章解释了何谓金融资本并介绍了一些投资方式。

Daily Schedule是作者用来安排自己日常活动的表格。



读后感

《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所谓的精英指的是私人银行的客户层,也就是赚钱能力很强的人。作者以与这群精英打交道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经历写出这本书。

书里提到四种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时间资本和固定资本。人力资本包括知识、技能(包括金融知识、技能)、人脉、健康、信用以及PDCA能力。金融资本就是能动用的金钱,而时间资本则是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固定资本则包括不动产、汽车、名画、名表、珠宝首饰等。

作者建议我们使用PDCA技巧来达到目标。PDCA是Plan、Do、Check和Adjust。Plan是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Do是大步向前;Check是在前进过程中进行检查;Adjust 是对路线和方法进行调整。这个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持续不断地产生新创意。

使用PDCA技巧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不过目标之上必须存在目的,不能把两者混淆,不然就是本末倒置了。在实现目标时不应过于拘泥于方法,因为这样会难以应对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使人寸步难行。PDCA技巧中的Adjust就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问题。PDCA的精髓是思考问题 → 找出问题 → 思考解决方法 →找出解决方法 → 任务化 → 可视化。为了实现目标,没有所谓教科书式的方案或方法,只要能朝目标一步一步快速逼近,就是最好的方法。

接下来就让我分享书中的一些让我有共鸣的论点。

效果和效率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效率是对过程的改善,而效果是对结果的改善。会赚钱的人更看重效果。

作者提到个人信用是由遇到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所形成的,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花费金钱、时间和精力。关于负债,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负债除了经济上的债务,还有精神负债和身体负债。这些负债值得我们审视。

金钱应该流向不容易贬值,甚至可以升值的商品。作者也不建议一次性付款购买物品,而是建议贷款或使用分期付款。这是因为我们在购买物品时应该要考虑机会成本。或许我们可以把那些借贷的钱用在可以为我们带来更高效益的地方上。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把钱花得更有意义。

作者也对投资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投资做得越早,日后持续获得收益的时间就越长。他也不建议听别人推荐买股票。除此之外,他认为如果第一次买股票就亏钱反而是一件好事。这是因为心疼的感觉能帮助建立风险意识。当股票涨时该怎么做呢?作者认为不应该再买了因为收益已大打折扣,面临的风险也很大。所以如果发现有前景的股票,哪怕多持有一段时间,也要尽早布局。

作者在书中给了不少案例,尤其是以海外留学为目标的例子。书里也附有很多图表来解释作者的观点。作者也提到在马来西亚退休的例子,看来马来西亚在日本的名气也不小。

总的来说,我的观点与作者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与其说这是一本理财书籍,它更像是一本自我提升的书本。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年轻人阅读因为越早掌握里面的知识,日后持续获得收益的时间就越长。



名句

  1. 不能让金钱控制我们,而要变成金钱的主人去控制它。
  2. 如果能体验到每天取得一点小成就的自信,就能快乐地挑战下去,遇到困难也不会停下来。
  3. 方法就是方法,不能让它成为目标。
  4. 只有把时间运用起来,才能创造价值。
  5. 回顾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不管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下,只要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百姓就不会闹事,也就是社会保持了一种平衡状态。


评价

[usr 3 ]





对《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大众书局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Related Posts

赢在下班后 – 池本克之

赢在下班后 – 池本克之

Leckas
介绍 《赢在下班后》是由池本克之所著,赵净净翻译的日文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利用工余时间来提升工作效率甚至是生活品质的手册。 作者 老实说,由于作者是一名日本人,我无法找到关于他的详细资料。他在书中提到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租赁公司与保险公司的普通职员。过后池本克之在Dr.Ci:Labo Co.,Ltd.和Netprice,Ltd.上班。他担任过七家公司的社外董事以及为三百家以上的大型公司乃至风险投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内容 《赢在下班后》 一共有一篇前言、六个章节与一篇结语。每个章节结尾都有一段小结来总结章节里的内容。这些总结非常精炼简要,大致上都囊括了整篇章节的内容。如果不想逐字逐句地读这本书的话,可以专看这些小结。 书中提到作者认为度过下班后时间最好的方式、如何应对工作上的压力、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身体管理的目的、旅行时提升自我的方法和外在形象对自己的影响。这些都是作者以多年从商与咨询的经验所得出来的心得。 读后感 正如作者所述,世上没有不乏味的工作,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态。作者认为如何度过八小时外的时间对一个人是否会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他建议我们利用下班时间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并把对待娱乐的热情也用在工作上。除此之外,做人必须要谦虚,并不耻下问,借鉴别人的经验,这样才能少走点弯路。姿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自己的心思,所以我们需要找寻一个能够让自己提起干劲的姿势,以便必要时能够透过姿势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工作时间外的言行举止才是决定自己个人形象和评价的依据,所以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虽然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作者的所有观点,尤其是关于旅行的方式,不过他的其它观点却是非常有道理。如果能把这些道理身体力行的话,成功应该离我们就不远了。 名句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爱好都无法全身心投入、倾尽全力,更无法寄望他能够认真对待枯燥乏味的工作了。 做不到谦虚,就不可能学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和总是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的人,成长速度会截然不同。 准备工作占八分,真正的工作占二分。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拥有多少当机立断的经验值,以及多少判断材料就变得非常重要。 评价 [usr...
Read More
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 – 青泽

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 – 青泽

Leckas
介绍 《十年一梦》是一本关于期货投机的书籍。作者讲述了他在中国期货市场交易的经历。选择阅读这本书主要是想了解作者的投机方式以及成果,看看有没有技巧能够借鉴。另外就是想知道这本书与里费默的《股票作手回忆录》有何不同。这是修订版,它的第一版是《独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狱之间——一个操盘手的自白》。 作者 青泽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实战期货班》的高级讲师。他是一名哲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他在一九九三年涉足股票市场,一九九四年进入中国期货市场,曾经创造出一夜狂赚690万元的神话,也多次体验过期货交易暴仓的惨痛。 内容 《十年一梦》一共有两篇前言、十九篇章节和一章结束语。结束语后还有两篇附录。每一篇章节的标题都明确道出它的内容。 第一章是命运之门。 第二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赌徒”。 第三章是误入“期”途。 第四章是绝处逢生——国债期货327之战。 第五章是苦闷的求索。 第六章是纸上富贵一场梦。 第七章是单纯与复杂——交易有那么难吗? 第八章是兵败苏州红小豆。 第九章是与天为敌——重仓交易的危害。 第十章是激战海南咖啡。 第十一章是逆势操作的反思。 第十二章是冥河的摆渡者。 第十三章是与魔鬼进餐——智斗天津红小豆。 第十四章是杰西.里费默(Jesse...
Read More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 – 川上徹也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 – 川上徹也

Leckas
介绍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是为了解决上班族在职场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能够写出抓住眼球、刺进要害、留在心上的文案)而出版的。我读这本书是为了学习如何在博客里写出更好的文案。 作者 川上徹也现为Story Branding研究所总裁。他曾在广告代理公司任职,后来独立创业,并屡获殊荣。除了本书外,他也著有几本与广告相关的书籍。 内容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有一篇前言(一本书提升你的文案促购力)、九篇章节和一章结语(能刺进要害的文案随时都在变)。 第一章是撰写广告文案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一章介绍了三个技巧。 第二章是让文字“坚硬有力”,讲述十四个技巧。 第三章是让读者思考。这里讨论了十五个技巧。 第四章是运用顺口的句子,共有十三个技巧。 第五章是锻炼比喻力。这里只有六个技巧。 第六章是储蓄名言,讲述五个技巧。 第七章是通过“组合”产生变化。这里介绍了十三个技巧。 第八章是勇于“造词”更吸睛,只有五个技巧。 第九章是以故事唤醒情感。这章里有三个技巧。 每一章结尾处都有一个专栏讲述章节中的实际应用。 读后感 作者在本书里提到了广告文案力。什么是广告文案力呢?广告文案力是简短又准确的表达能力。作者以九个步骤,七十七个技巧、一百六十七个经典案例来教导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广告文案力。 撰写广告文案有三大基本原则。它们是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使用强而有力的话语和让对方心中产生“为什么”(用违背常识的事情来吊起对方的兴趣)。重中之重就是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所以我们必须随时思考自己的文案是否能让对方产生共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