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书籍封面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书籍封面

介绍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探讨作者的生活理念。无意间见到这本书,就想看看这位美食家所谓的快活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蔡澜是一名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商人。他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作者已经出了七八十本书。



内容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由四个部分和一篇附录组成。

第一部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一天比一天活得快乐。这里一共有三十五篇文章。

第二部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快快乐乐。这里共有三十九篇文章。

第三部是心态好,即使年老也觉得年轻。这一部收录了三十三篇文章。

第四部是一切看开、放下,人生便豁达开朗,共有三十一章。

附录是蔡澜眼中的名人与朋友。这里所探讨的人物有金庸、古龙、蔡志忠、沈宏非、村上春树、成龙和黑泽明。



读后感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是一部蔡澜的散文集。这些文章并非专为本书而作,而是他以前所著的。他筛选过后把符合本书主题的文章聚集在这里。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对作者的为人处世有些了解。他对主流教育制度不满,认为它只能培养循规蹈矩又没什么生活情趣的人。所谓学问就是学学问问,不肯问就学不到。他提倡不断自我增值,认为这是最终的道理。

身外物对他而言都不重要,所以他告诫千万别让名与利成为我们的主人。还有美丑只是一个概念,是别人强迫你接受的观念。

话虽如此,做人还是要有投资和一点金钱的。连国家都是有了钱后才谈得上自由开放。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培养本行之外的兴趣成为副业。他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智商和运气。

生命长短不可控,而且做人悲哀绝对多过欢乐,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质量。所以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得罪人,也值得。要没有压力?可以,根本不负责,不管别人生死,就行了。不过这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吗?所以不要害怕躲避压力,反而应该直面它。要解决烦闷?忙与苦能解决一切烦闷。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一天比一天活得快乐。至于你和我呢?那就要靠自己寻找了,毕竟每个人所求的都不尽相同。最后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我非常认同的作者观点,那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还是不求人好。



名句

  1. 简单,就是道。
  2. 不会被淘汰的,就叫经典。
  3. 做人总有幽暗的一面,所谓的成就,不过是做给别人看。
  4. 人生最大的走眼,大不过身边的先生或太太。
  5. 做,成功的机会是50%;不做,机会是零。


评价

[usr 2]





对《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到大众书局网店购买本书。

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Related Posts

读懂一本书 – 樊登

读懂一本书 – 樊登

Leckas
介绍 《读懂一本书》探讨如何好好读书。作者希望透过这本书能够让读者学习到自己需要的知识,也希望通过自主读书、讲书让越来越多有用的知识普及化,为世界而教。我是想看看作者的读书方式和我的有什么差别,以及透过此书增强我写书评的能力。 作者 樊登是樊登读书会创始人、首席内容官,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内容 《读懂一本书》一共有一章自序(我是一个用读书改变自己生活的人)和八篇章节。 这八篇章节分别是一)会读书更要会「讲书」、二)工科男的读书之路、三)一年只选五十二本书,标准是什么?、四)如何读懂一本书?、五)把书读薄:如何解构一本书?、六)内容的再创作,如何组织一个讲稿?、七)开口讲书,还需要做这些准备、八)学会绘制心智图,掌握知识输出方法。 第一至第七章的结尾都有小结,提供章节的几个要点。 读后感 《读懂一本书》说阅读的目的就是将读到的知识组成思维体系,再转化成能力——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处理生活中一切问题的能力。读书就是要把书本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让知识内化和自己融为一体。 读书时一定要选一本好书,那怎样才算是一本好书呢?作者必须有系统、有架构、有验证以及有逻辑。读书的乐趣就是刺激读者去思考没想过的盲点,打破旧有的认知框架,启发去探求问题的本质。书里的知识未必全都对,如果盲目相信,就不会有突破了。 作者建议用讲书来锻炼自己的学习和找出书的意义因为我们会主动在字里行间寻找脉络和意义梳理出来。这一连串动作会持续地锻炼思维逻辑。真正读懂一本书就是能够把书里的内容毫无阻碍地表达给没读过这本书的人。语言能力最重要的三个是简洁、幽默、说服。这些都可以通过训练慢慢获得。我觉得写书评也是一样。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教育和商业的本质区别。商业的本质是迎合,而教育是改变。如果特别想取悦迎合某些人,有时反而会事与愿违。 越爱学习的人越谦虚。如果因为没有兴趣就不去做,那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获得新的知识。脑海中积淀的东西越多越容易把它们连结起来。读书的终极目标就是从一本书联想到另一本书,联想到之前的那个方法,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案例。 《读懂一本书》教导如何掌握一本书的内容。读书不一定会成为伟人,可是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前提是读书的方法必须是对的。文学带给人的感受绝不是单一的,理解和感受因为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也是多样的。有些书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无趣,不过当阅历达到一定的程度再去读的时候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作者和我的读书方式非常接近,不过他有更多技巧,尤其喜欢心智图(第八章有详细解释)。这本书为我写书评指引了一个好方向,希望我以后写书评时能够表达得更加好。 名句 评价 [usr 3]...
Read More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 – 川上徹也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 – 川上徹也

Leckas
介绍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是为了解决上班族在职场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能够写出抓住眼球、刺进要害、留在心上的文案)而出版的。我读这本书是为了学习如何在博客里写出更好的文案。 作者 川上徹也现为Story Branding研究所总裁。他曾在广告代理公司任职,后来独立创业,并屡获殊荣。除了本书外,他也著有几本与广告相关的书籍。 内容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有一篇前言(一本书提升你的文案促购力)、九篇章节和一章结语(能刺进要害的文案随时都在变)。 第一章是撰写广告文案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一章介绍了三个技巧。 第二章是让文字“坚硬有力”,讲述十四个技巧。 第三章是让读者思考。这里讨论了十五个技巧。 第四章是运用顺口的句子,共有十三个技巧。 第五章是锻炼比喻力。这里只有六个技巧。 第六章是储蓄名言,讲述五个技巧。 第七章是通过“组合”产生变化。这里介绍了十三个技巧。 第八章是勇于“造词”更吸睛,只有五个技巧。 第九章是以故事唤醒情感。这章里有三个技巧。 每一章结尾处都有一个专栏讲述章节中的实际应用。 读后感 作者在本书里提到了广告文案力。什么是广告文案力呢?广告文案力是简短又准确的表达能力。作者以九个步骤,七十七个技巧、一百六十七个经典案例来教导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广告文案力。 撰写广告文案有三大基本原则。它们是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使用强而有力的话语和让对方心中产生“为什么”(用违背常识的事情来吊起对方的兴趣)。重中之重就是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所以我们必须随时思考自己的文案是否能让对方产生共鸣。...
Read More
海底捞你学不会 – 黄铁鹰

海底捞你学不会 – 黄铁鹰

Leckas
读后感 《海底捞你学不会》是一本关于海底捞发迹的书籍。作者通过访谈其创始人以及员工来找出它的成功之道。 以人为本 制度与流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压抑了人性,因为制度与流程忽略了执行者最值钱的部分——大脑。大脑能创造、能解决流程与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监督不是管理,员工最值钱的是大脑,雇佣员工的双手是最笨的。 人与组织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离开一个组织是因为要离开某些人,加入一个组织也是因为某些人。海底捞初创时期就非常重视员工,使得留下来的员工都甘心为海底捞付出一切心力。 管理方法 权利不管有没有监督都会被滥用,只不过滥用的程度不同。好的管理以激励为主,监控为辅,让大部分员工感受到被信任,这样管理才会事半功倍。坏的管理则以监控为主,激励为辅,用防贼的方式监控员工。这样士气自然就低,管理就事倍功半。创新和成就感可以提升员工积极性,但是必须采用适当的方式。 做餐馆标准化重要,但是好的服务是没法标准化的。客人不同,需求自然就不同,感动客人的方法就不完全一样。自己企业的病,只能自己治。 总结 《海底捞你学不会》说出了海底捞员工的故事和张勇的生平以及爱恨情仇。作者通过一些人物的故事带出了海底捞的成功之道。说到底海底捞服务差异化战略核心是只按能力,不按资历和学历的晋升制度。不过随着海底捞的发展,它还能不能够维持如此好的成绩呢? 顺带一提,张勇现已经移民至新加坡,国籍不再是中国了。张勇能够用人不疑,是个走极端的人,或许这就是海底捞成功的钥匙了。 一言蔽之 海底捞早期能够获取成功离不开创始人张勇。 名句 评价 [usr 3] 对《海底捞你学不会》有兴趣?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本书。 电子书:点击这里购买本书*...
Read More